貴陽試行“刑事案件證據指引”
“證據指引實際上只能解決證據有無的問題,對證據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的審查還是要有人來完成。這一點,電腦無法代替人腦?!?/blockquote>責任編輯:蘇永通
貴陽市花溪區檢察院接待大廳,電子屏幕上顯示移送案件情況?,F在,只有通過政法大數據辦案系統“審查”,5類案件才能實現從公安到檢察院的移送。
(本文首發于2017年7月13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貴陽試行“刑事案件證據指引” 證據“裝備”差,刑訴難“通關” 》)
貴陽試行的刑事案件證據指引,如同通關游戲。只有按要求收集證據并上傳,案件才能進入下一環節,否則將被智能審查系統卡住。
“證據指引實際上只能解決證據有無的問題,對證據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的審查還是要有人來完成。這一點,電腦無法代替人腦。”
抓獲嫌疑人,案件告破,警察就立功受獎。然而,由于證據存在瑕疵或不夠充分,法官只能勉強做出有罪判決。
“這樣的事,以后不會再有了。”貴陽市委政法委執法監督處處長魏珊珊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2017年3月,由公檢法三家共同制定的“刑事案件提請批準逮捕受理證據指引”、“刑事案件證據收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開始在貴陽市花溪區(含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適用。
在一個公檢法互聯互通的政法大數據辦案平臺上,偵查人員必須將指引中對某一類刑事案件規定的證據收集齊全、錄入政法大數據辦案系統,案件才能通過關卡,順利向下一環節推進。
乍一看,這有點像收集裝備的通關游戲。
存在證據缺失的案件,將被智能審查系統“卡”在公安的偵查環節,無法向檢察院移送。“證據不行,連報捕都不能通過。”魏珊珊說。
辦案指南
貴陽市的刑事案件證據指引,目前適用于盜竊、故意傷害、故意殺人、搶劫、毒品等5類案件。這5類案件占全市刑事案件的80%。
與公安系統內部的辦案流程、證據標準等不同,證據指引由公檢法三家共同商定,在證據完整程度上的要求更高。
比如,盜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