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學校的未來創變
“教育能夠改變整個人類,改變整個人類社會以及改變我們整個地球?!?017年7月12日,在第一屆馬云公益基金會新鄉村校長論壇開幕式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蓮娜-博科娃如是說。
責任編輯:呂宗恕
一小學的孩子在教室上課(資料圖)。
“教育能夠改變整個人類,改變整個人類社會以及改變我們整個地球。”2017年7月12日,在第一屆馬云公益基金會新鄉村校長論壇開幕式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蓮娜-博科娃如是說。
2016年7月4日,馬云公益基金會正式啟動馬云鄉村校長計劃,預計10年投入約兩億元資金。 每年,校長計劃從全國范圍內的鄉村學校評選出20位優秀鄉村校長,為每人提供價值50萬元的支持。截至目前,校長計劃已覆蓋全國18省、市、區39個縣,40位鄉村校長、1530位鄉村教師和2.13萬鄉村學生已經因此而受益。
“因為你們的努力,你們的堅持,讓農村的孩子才會不一樣,中國的教育會不一樣。”馬云直言,如今鄉村校長論壇力求搭建讓鄉村校長接受世界先進教育理念的平臺。為期兩天的論壇上,中西方教育理念的碰撞引人深思:在當今中國的鄉村教育中,如何體現對素質教育的追求?
“把課堂搬到市場”
長期以來,中國教育被普遍貼上了“應試”的標簽,提倡“素質教育”的呼聲不絕于耳。在本屆鄉村校長論壇上,對于中國鄉村教育未來的發展,馬云和校長、專家們都提出,要在農村教育改革中體現“因人而教”的素質教育思想。
雖然義務教育在農村中的普及已經實現,可人、財、物條件的限制仍舊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村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畢竟鄉村地區教師更少、資源更加缺乏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將“素質教育”全面推廣至廣大農村,此前并非沒有先例。
本屆論壇獲獎校長之一、沅陵縣第六中學校長舒紹林即是身體力行推廣素質教育的代表,他分享了自己“賦予學生本色”的“特色教育”理念。舒紹林認為,通過豐富的活動而非簡單的知識傳輸,才能讓每一位學生真正得到發展和提升。而在湖南省長沙高新區東方紅小學校長周大戰看來,讓學生“可站可坐、可說可笑、思想自由”才是理想的課堂模式,他的課堂改革成績還獲得了湖南省第三屆技術教育成果獎特等獎。
在本屆鄉村校長論壇獲獎的二十位校長中間,有不少都進行了素質教育方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