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岡倉天心譯本要不得

岡倉天心(1863-1913),可以說是日本的林語堂,不過他用英文著書紹介亞洲文明,比林語堂還要早三十年。

責任編輯:劉小磊

岡倉天心(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7月20日《南方周末》)

《理想之書》

[日]岡倉天心著,劉仲敬譯

四川文藝出版社,2017

岡倉天心(1863-1913),可以說是日本的林語堂,不過他用英文著書紹介亞洲文明,比林語堂還要早三十年。過去,我們只熟悉他寫的《茶之書》,今年,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岡倉天心另外兩種重要著作的中譯本:一是《覺醒之書》(黃英譯),原題The Awakening of Japan,直譯應作《日本的覺醒》;一是《理想之書》(劉仲敬譯),原題The Ideals of the East,在日本被稱作《東洋的理想》,也可譯作《東方的理想》,盡管更貼近內容的書名或許應該叫《亞洲的理想》?!度毡镜挠X醒》、《東洋的理想》是岡倉天心集中表達其“亞洲一體”觀念、宣揚日本文化的書,在以英文撰寫的有關亞洲的著作里,這兩部都算是有名的。

日本國內對岡倉天心的研究相當充分,對其英文著作的翻譯也有多個版本。單就通行譯本而言,《日本的覺醒》就有福田久道、夏野廣等的譯本,《東洋的理想》則有淺野晃、村岡博、富原芳彰等的譯本。這些日譯本普遍質量甚高,不僅專名還原相對精確,對文意的理解和表現也往往深刻而優雅。反觀新出的兩種中譯本,語言干癟無力還是小事,關鍵是錯誤太多,譯者的英文詞匯量窘促,每每誤解原意,又未能從精到的日譯本中汲取有益成分,以提升自己的譯本,結果人名、地名的舛謬比比皆是。比較起來,《覺醒之書》的準確度還稍高一些,因此,下面只以《理想之書》為例,試分析一下其誤譯的特征。

詞義理解之失

例1:《理想之書》正文第一章第一段就有一處相當明顯的誤譯。岡倉天心認為,亞洲人的思維方式不同于地中海和波羅的海那些尚武民族,譯者是這樣譯的:“后者喜歡執著于個體,尋找其意義,卻不去探索生命的終極理想。”(第21頁)原文為:... who love to dwell on the Particular,and to search out the means, not the end, of life. 這里的means是“手段、方法”的意思,譯者大概把它跟meaning(意義)搞混了。事實上,在該句中,end(目的)與means(手段)并舉,稍有英語常識的人都不會弄錯的。原意為:他們耽于“殊相”(個別),愛找尋人生的手段,而非人生的目的。

接下來,將主要從《理想之書》的第六章“飛鳥時代”、第七章“奈良時代”中選取例子,這兩章一共一萬多字,篇幅約占全書的六分之一。選這兩章并沒有什么特殊的考慮,只是想多少借以表明該譯本錯誤率之高。

例2:“重要的傳道士前赴后繼……產生了有趣的交流。”(第84-85頁)原文為:This history of the long succession of importan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