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蘋果向微信、支付寶“宣戰”!最高5折優惠,還干了這件事...

近期,蘋果首次在中國區以補貼形式推廣Apple Pay,補貼優惠力度竟達到了5折,為了讓Apple Pay 在中國打開市場,蘋果也是拼了。

“面對來自微信和支付寶壓力,蘋果終于有了實質動作。”

近期,蘋果首次在中國區以補貼形式推廣Apple Pay,補貼優惠力度竟達到了5折,為了讓Apple Pay 在中國打開市場,蘋果也是拼了。

然而,面對這么大的優惠力度,用戶們是如何反饋的?蘋果支付能否撼動目前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中國的地位呢?

最高優惠5折!蘋果也是拼了

(21世紀經濟報道/圖)

要讓一款產品迅速打開市場,最簡單粗暴的方法當然是:優惠補貼。

支付寶、微信支付當年便是用這種方法讓無數中國人習慣用智能手機掃二維碼支付,而不是用現金或是信用卡。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市場規模達22.7萬億元,同比增長113.4%。其中,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共占據了超九成的市場份額。

如此龐大的市場,讓蘋果也動心。

在去年2月18日,Apple Pay在中國上線,當天綁定銀行卡就超過3000萬張,一度讓部分銀行系統癱瘓。

但接下來的日子,不少iPhone用戶掏出手機想使用Apple Pay支付時,卻經常換來店員的一句:

什么呸?

在此背景下,蘋果坐不住了,于近日在中國發起史上最大規模優惠,宣布自7月18日至24日,在指定商鋪,使用ApplePay來支付,即可享受最低5折優惠。

此次活動,除了數十家線下實體門店外,還有17大銀行以及京東、攜程等電商參與。

而蘋果這次活動之所以能覆蓋這么多店鋪、使出這么大的折扣力度,與Apple Pay的合作方中國銀聯有著莫大關聯。當然,Apple Pay在國內使用的支付通道也隸屬于中國銀聯和銀行體系。

真金白銀“大放血”,用戶褒貶不一

蘋果聯合銀聯推出這么大的優惠活動,實際效果又如何呢?據北京日報消息:

18日,記者來到漢堡王望京華彩店,“通過銀聯云閃付使用Apple Pay立享5折及銀行50倍積分”的公告十分醒目。記者在收銀臺觀察了10分鐘左右,期間有14人結賬,僅有兩人使用蘋果支付,8人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還有3人選擇銀聯閃付,1人使用現金付款。

隨后記者又來到家樂福望京店,門口公告顯示“單筆折扣上限50元”。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有限的名額是由全國家樂福分攤,并非望京店專屬,“我們這兒用Apple Pay的顧客不多。”記者在現場等候了15分鐘,并未看到有顧客使用Apple Pay進行付款。

對于此次真金白銀的“大放血”,用戶反饋也褒貶不一。“大多享5折優惠的商家,優惠通常50元就封頂了。”市民劉先生說。而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大行其道,蘋果此次聯手商超、連鎖店下起的這場“紅包雨”恐難以拉攏用戶“倒戈”。

補貼推廣Apple Pay

蘋果還是很在乎中國市場

(21世紀經濟報道/圖)

記者獲悉,此類合作虧損的成本由蘋果和銀聯雙方進行共同投入,但涉及到的具體金額則要看雙方具體簽訂的協議。也就是說,鑒于蘋果和中國銀聯均有在iPhone上推廣NFC支付的動力,雙方合資進行補貼。

撇開補貼金額不說,外界更在意的是此次補貼中蘋果釋放的態度:該公司接受補貼在內的競爭策略。

“此時采取補貼,說明(蘋果)還是在乎中國市場的,它在面對微信與支付寶的壓力時,終于有了實質性動作。至于能推動多少,不樂觀,除非長期投入——與支付寶當年一樣。”小米支付產品負責人千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小米支付同樣和銀聯達成了合作,和Apple Pay同屬NFC移動支付陣營。

換句話說,蘋果若希望從支付寶、微信支付手中搶回移動支付份額,必定需要和當年兩家中國本土公司在網約車補貼大戰中的做法一樣,持續投入大量資金。顯然,外界仍不確定,蘋果是否在這方面持有足夠決心。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認為,Apple Pay已經錯過了中國市場推廣移動支付的窗口期,通過掃描二維碼形式進行線下支付的習慣,在中國用戶身上已經形成。

在推廣Apple Pay這類重運營能力的項目上,蘋果展現了其作為美國科技公司在中國“慢半拍”的特性。曾有參與蘋果公司、銀聯合作項目組人士透露,Apple Pay原本想首批入華(2014年),但是由于服務器設在國外,等到將服務器搬至國內、銀行完成系統改造,真正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是2016年了。

支付市場未來會三足鼎立嗎?

過去一年,蘋果和銀行一起瘋狂了5次,但最新數據公布:微信+支付寶已占領市場93.21%,不見蘋果之名。

他甚至專門為我們定制了一款可以用蘋果支付的廉價手機。2000塊的iphone SE,但今天也已銷聲匿跡,無人問津。

但他沒有放棄,又霸氣宣布抽成30%,側面進攻。微博、陌陌、知乎相繼妥協,唯獨馬云馬化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從使用體驗來看,ApplePay的支付過程十分簡單:

拿出手機不用解鎖,放在POS機前讀取指紋信息,然后錢就“刷”出去了。

使用Apple Watch的話,只需把手表放到POS機前感應一下,再點擊兩下即可。

(21世紀經濟報道/圖)

據易觀智庫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88091.2億元,環比增長46.78%。

Apple Pay在美國可謂順風順水。自從2014年Apple Pay在美國上線后,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穩穩拿下美國移動支付市場第一的市場份額。然而Apple Pay在中國的發展卻是一路坎坷。

正如極客公園的評論所言,現階段可以看到的是,即使蘋果的補貼現階段看起來并不會持續太久,但是支付的入口一定是蘋果不愿放棄的陣地,關鍵看未來的蘋果是否愿意堅持補貼的策略。

而這次補貼的活動,顯然不是一場沖鋒,更像是蘋果對阿里騰訊在支付領域的宣戰。

支付市場未來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嗎?至少在路邊攤上,還是微信和支付寶用的更順手,下一步就看Apple Pay用什么樣的打法了。

蘋果中國求變:新設中國區掌門人

近日蘋果在官網宣布,蘋果公司無線技術副總裁葛越將赴上海擔任公司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將直接向蘋果公司CEO庫克、首席運營官Jeff Williams匯報。

葛越(21世紀經濟報道/圖)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這直接意味著蘋果對于中國市場的極度重視。

根據蘋果方面發布的聲明,這位新任大中華區總經理,一方面是技術出身,此前曾有九年的帶領蘋果公司移動軟件工程師團隊的經歷,二是其此前參與頗多基于中國市場的產品研發,包括支持二維碼等。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從外企在中國市場的傳統做法來看,使用技術背景出身,而非銷售型人才的做法顯得有些特別,尤其是對蘋果這類偏重產品導向的公司而言,硅谷總部才是產品和技術人才的聚集地。因此,外界對此猜測紛紛。

事實上,長期以來鮮見蘋果對外披露過這一角色。2005年,由于對當年iPod銷售業績不滿意,蘋果公司解雇了包括中國區總經理李濱在內的當時的多位中國區負責人。在此之前,中國區總經理曾長達數月缺位。而在上述事件之后,蘋果中國區總經理這一職位同樣成了一個“謎”。但彼時,蘋果中國區總經理的職責明確,即為蘋果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負責。

顯然,蘋果現在需要一個不一樣的中國市場掌門人。

“中國區連續六個季度同比負增長,從第二大市場,跌到第三大市場,可能多多少少會讓蘋果意識到,該做點什么了。”IT評論人士洪波告訴記者,其認為比營收下滑更可怕的,是“中國用戶對蘋果的負面評價在增加。”

“Apple需要的不止是簡單的市場營銷,而是更多適應中國市場的需求產品改進。”IT評論人士洪波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其認為,葛越需要從其所擅長的產品技術層面向美國給出反饋,甚至發揮更大的作用。

推動蘋果加大對于中國市場投入的,恐怕還是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今年五月蘋果發布的二季度財報顯示,當季大中華區營收為 107.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 14%,延續了上一季度營收下滑 12%的頹勢。

截至上一季度中國區連續六個季度同比負增長,也使得中國區從蘋果全球第二大市場,跌到第三大市場。這也在側面反映了蘋果在中國市場遭到華為、OPPO等本土玩家的狙擊,后者以性價比、更廣闊的線下渠道甚至在明星代言方面取勝。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柯珂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