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整改大限將至,百余“硬茬”仍待解 “不能拿長江開玩笑”
以中國西南角的云南普洱市思茅區菁門口水庫為起點,到長江下游的上海市松江區松浦大橋,近2220公里的范圍里,仍未完成的環保整改問題分布于40個地市,平均每100公里就有5個。
責任編輯:汪韜 實習生 潘秋杏 姚瓊 王江濤
2017年7月14日,在嘉陵江江北水廠取水點上游約300米處,??恳凰宜舷儡O船,這屬于重慶市被通報的四個問題之一。
(本文首發于2017年7月27日《南方周末》)
以中國西南角的云南普洱市思茅區菁門口水庫為起點,到長江下游的上海市松江區松浦大橋,近2220公里的范圍里,仍未完成的環保整改問題分布于40個地市,平均每100公里就有5個。
“一些同志因準備不充分或信息掌握不全,一時回答不清楚,只能籠統回應,甚至出現了矛盾的說法,頭上開始冒汗,覺得‘年底才是完工時限,現在抓這么緊沒有必要’。”
碧綠色的仁江河沿岸,“您已進入中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的路牌以內,在周圍居民平房的襯托下,山坡上的遵義醫學院康復醫院特別顯眼。
醫院副院長任光陽清楚地記得,2017年4月25日晚,主要收治老年康復病人的醫院一改往日的寧靜,迎來了環保局的督查。“匯川區環保分局要求我們必須在25日晚11點前關閉污水處理站的排污口。那天晚上,我們提前了兩小時完成整改。”
一年多來,因威脅飲用水源地安全而遭遇突擊檢查的,不只是這家醫院。2016年5月起,環保部啟動的“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以下簡稱“水源地專項行動”)已經涉及長江經濟帶11省份,累計排查上報環境違法問題490個。
根據環保部發布的行動通報,截至6月底,78.2%的問題點完成清理整治,但仍有107個環境違法問題尚未解決——以中國西南角的云南普洱市思茅區菁門口水庫為起點,到長江下游的上海市松江區松浦大橋,近2220公里的范圍里,仍未完成整改問題分布于40個地市,平均每100公里就有5個。
長江流域生產總值超過全國的40%,承載了巨大的經濟體量。 一名地方環保系統人士坦言,任務一定要保質保量完成,但地方政府對環保的高度重視是這幾年才開始的,要解決種種歷史遺留問題,需要時間。
2017年底是整改“大限”。40個地方負責人親自表態,各級環保系統加緊動員,整改方案“特事特辦”。從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到中央環保督察組,壓力層層傳導至基層,水源地專項行動拉開了長江環保風暴的大幕。
“確保年底前完成整改”
為求得清凈,遵義醫學院康復醫院選址偏僻,不想后來卻被規劃進水源地保護區內。醫院此次被通報的問題是“建有食堂,洗滌中心,為醫院洗滌床單、被套、手術服等”,由于醫療廢水的高度敏感而受到各方關注。
任光陽讓南方周末記者注意那塊堵在醫院排污口上的大石。&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