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瑩穎案引發的憂慮 中國留學生在美如何保安全
在美國失蹤的中國訪問學者章瑩穎依然下落不明。
責任編輯:劉斌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7年7月3日,綁架章瑩穎的嫌犯布倫特·克里斯滕森出庭聆訊,有留學生在庭外舉牌呼吁,讓校園變得再次安全起來。
(本文首發于2017年7月27日《南方周末》)
美國大多數高校都在每一層公寓樓下設有報警裝置,并在范圍2.5英里內有穿黃色夾克衫的警員站崗在各個街道。大部分留學生在選擇住宿和日?;顒訒r,都可以選在這個相對安全的范圍內。然而,對于留學生而言仍有很多來自校外或不可測的不安全因素。
在美國,城市規模越小安全系數越高,因為人際構成相對簡單和穩定,鄰里之間彼此照應,治安力量相對充足。大城市因為事故多發,且人員流動性大,身份復雜,容易出現治安漏洞。
“前往美國的留學生在頭幾個月會形成心理上的‘蜜月期’,會認為美國哪哪都好,警惕心理非常低,這便埋下了安全隱患。像章瑩穎案中,章便是前往美國不到兩個月便出了這個案件,一方面是在美國時間太短經驗不足,第二也有可能跟這種心態有關。”
在美國失蹤的中國訪問學者章瑩穎依然下落不明。
自從2017年6月上旬爆出章瑩穎案以來,已經引發在美中國留學生的持續關注。據知世教育創始人薛筠劍介紹,章瑩穎案正在持續沖擊留學市場,“從宏觀和長期上講,應該會讓行業整體損失約5%的客戶。主要表現為對美國留學態度本身就較為搖擺的家長,會因為安全問題而更為保守。”
如何在美國留學時保障自己的安全,一直是中國赴美留學生繞不開的話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留學市場,平均每年吸引中國留學生22000人。由于美國大學的分布受到州政府不同政策的影響和干預,安全問題也有著不一而足的復雜性。
“我們和孩子談論這個問題時都非常憂慮。”一位孩子即將赴美留學的家長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談道,“但是孩子孤身在外,我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和孩子達成共識:聚眾出行,天黑回家。”
來自校外的安全威脅
北京時間2017年7月21日,涉嫌綁架章瑩穎的嫌疑人布倫特·克里斯滕森再度出庭受審,但他仍然堅持不認罪。
“如果檢方可以通過其它證據證明(章瑩穎)死亡并且說服陪審團,謀殺罪名依然有可能成立。”面對無法找到章瑩穎這一關鍵問題,美國律師牛琮鈞告訴向南方周末,退一步講,美國檢方起訴重罪時很少使用單一罪名,有些罪名的元素可能不涉及被害人死亡,即不論現在被害人如何都可以定罪,“所以只要有比如綁架的證據,相信被告克里斯滕森依然逃不出法律的制裁。”
在章瑩穎訪學的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由此事引發的恐慌情緒仍在中國留學生群體中持續蔓延。該校一位中國學生告訴南方周末,事件在該校留學生群體中引起了極大震動,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