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面就罵我的人
畫家席德進(1923-1981)不是圣人。他好名、他愛財、他小氣、他高傲,種種缺點,都是坦白率真的、毫無保留的,當眾表現了出來。
責任編輯:朱又可
(本文首發于2017年7月27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一見面就罵我的人 懷席德進 (1923-1981)》)
畫家席德進(1923-1981)不是圣人。他好名、他愛財、他小氣、他高傲,種種缺點,都是坦白率真的、毫無保留的,當眾表現了出來。是的,他的優點,就是坦白率真,即使在矯揉造作的時候,仍不失其本色,好像一個小孩子,故意在裝腔作勢鬧別扭,過了一會兒,便一切煙消云散,又山奔水飛起來。
一口四川腔的他,是出了名的愛罵人,畫壇文壇,無人不知,大家都盡量避免與他斗嘴,免得挨罵。我在正式認識他之前,便無端遭他罵過一回,實在冤枉透頂。
席德進《冬天木棉花》1975 年作,開始用書法線條入畫。
還不認識就被罵
第一次與席德進交談,是在我留學前的一個午后,地點是雙城街的藝術家畫廊。整個談話過程中,我只說了一個“啊”字。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我剛從預備軍官役退伍,在民權東路一家外貿公司工作。那個年代,周末上午還要上班,有時要忙到下午三時后,才能脫身。一個星期六下午,盛夏雷雨初過,樹街明凈如洗,微風掃盡暑氣,我下了班,約了女友去散步晚餐,經過藝術家畫廊,便一起進去看看。我自幼入“寒玉堂”習畫,立志做大畫家,在大學時,便開始努力建立自己的畫風,對文藝之熱衷,幾達廢寢忘食的地步。那時我正在校對第一本詩集《吃西瓜的方法》,在詩壇文壇也已小有名氣,心中得意非凡,不時愛出一點小風頭。
一旦進得畫廊,看到諸家之作,不免品頭論足,賣弄一番。轉了半圈,走到席德進水彩前時,眼睛為之一亮。那是一張墨綠花青水田風景,筆法雄勁有力,彩色淋漓蒼莽,山樹一氣呵成,虛實強烈對比,是他回歸中國墨彩及臺灣鄉土的轉型期力作。
看到此畫,我心中大喜,因為此種新式墨彩畫風,正是我當時努力追求而尚未達到的,于是便停在畫前,發表宏論,仔細講解此畫的妙處。沒想到正興高采烈地說到一半,背后忽然閃出一個亂頭粗服的人,橫了我一眼,冷冷地傳來一句:“哼!你懂個什么,好!好!到底好在哪里?在這里亂講,哼!”說罷,披著一頭長發,大搖大擺地從我身后走了過去,頭也不回。我目瞪口呆地“啊”了一聲,尷尬萬分,站在那里,哭笑不得,不知如何是好。因為我和女友都同時認出,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畫家席德進本尊。
回頭且回過神來的我,只好干笑兩聲說:“你看,這家伙就是這么直腸子,不識好歹,驕傲得很。連夸他夸得不得他意,都要挨罵!”接著又自我解嘲道:“藝術家,往往都是這樣,軟硬不吃,一愣到底,其實這些都是真性情的展現。”我不自覺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