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陰暗一面,從來沒有遠離我們科爾森·懷特黑德和他的小說《地下鐵道》
“你不能講美國歷史而沒有講到奴隸制;講民主、獨立,如果還在排斥黑人、婦女,就不能令人感到平等?!睉烟睾诘孪嘈?,非裔的悲痛往事,是美國歷史的一部分,也是“各國的真實歷史”。
責任編輯:朱曉佳
身為非裔,雖然生在殷實家庭,父母還是從小就告誡懷特黑德,該如何應對警察。
(本文首發于2017年7月27日《南方周末》)
“你不能講美國歷史而沒有講到奴隸制;講民主、獨立,如果還在排斥黑人、婦女,就不能令人感到平等。”懷特黑德相信,非裔的悲痛往事,是美國歷史的一部分,也是“各國的真實歷史”。
2001年9月11日,在紐約布魯克林的住處,科爾森·懷特黑德眼睜睜看著世界貿易中心的兩座高樓被黑色煙塵蠶食。“9·11”兩個月后,懷特黑德于《紐約時報雜志》發表隨筆,憂傷地提及消失的世貿雙塔,他再無機會與它們互致告別。
“這座城市比任何活著的人都更了解你,因為在你孤身一人時,它就注視著你。”在隨筆中,懷特黑德深情地描摹了紐約生活。他是標準的紐約客,從出生起一直住在那里。大都會的繽紛生活和豐厚的人文歷史,以及不為人知的隱秘角落,陸續被他寫進小說和隨筆中。
紐約城令人親近,但終究無法超脫于美國固有的偏見。“是的,美國是個種族主義國家。”懷特黑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非裔遇到警察,結果“可能很糟糕或致命”。2017年初,出版機構世紀文景引進了他的小說《地下鐵道》,7月下旬,他應邀造訪了上海和北京。
《地下鐵道》是懷特黑德的第六部小說,講述1850年代美國黑奴逃亡的故事,難得沒有將紐約設定為背景。小說于2016年下半年出版后風靡全美,被時任總統奧巴馬和“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推薦,也使懷特黑德接連獲得重要的美國國家圖書獎和普利策小說獎。
緊接小說故事的年代,1860年代的南北戰爭使奴隸制在美國徹底廢除,但種族主義卻無法根除。150多年后,非裔美國人仍然沒有獲得他們普遍希求的平等和尊嚴,仍需“黑人的命也是命”式的口號表達憤懣。在非裔擔任總統的年代,族群矛盾甚至更加激化。
身為非裔和城市居民,懷特黑德非常熟悉警察的微妙尺度:非裔美國人時常無故被喝令停車,或遭到盤查搜身,無論當事人窮富,是不是中產階級。
懷特黑德記得,少時,他在一個白人街區的雜貨店排隊,警察走進來,把他叫出去銬了起來。原來幾條街外,一位白人女性遭到非裔打劫,而他是警察找到的第一個非裔少年。好在警車里的受害人澄清,作案者并不是眼前的少年,警察才放他離開。
雖然生在殷實家庭,但父母從小就告誡懷特黑德該如何應對警察。“在美國,任何一個黑人和白人警察之間,如果發生這樣的遭遇,或者說這樣的沖突,處理不好可能會致命。”在上海,他向中國讀者解釋警察暴力不斷發生,又不斷被遺忘的無解循環。
“實際上,美國的陰暗一面從來沒有遠離我們。”懷特黑德說,那些盤查搜身,在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