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國際化無果,李寧再度借船出海
從“造船”出海到“借船”出海
責任編輯:顧策
李寧公司董事長李寧。
2017年7月21日下午,美國NBA球星韋德冒著細雨,來到北京亦莊的李寧公司(02331.HK)總部。李寧總部就像一個體育公園,到處可見塑膠跑道,辦公樓還有室內游泳館。
韋德是來見他的贊助方——李寧公司創始人李寧。1990年,體操王子李寧創辦了李寧公司,如今它已經是中國運動和戶外行業的領先企業之一。
過去十幾年里,李寧的國際化之路,主要是在全球范圍內贊助體育俱樂部和韋德這樣的球星,希望通過品牌國際化,來推動市場國際化,但效果甚微。十幾年來,李寧海外營收對總收入的貢獻,一直徘徊在1%-3%之間。
李寧在十年前曾宣布,到2018年海外營收占比要達到20%。但李寧財報顯示,2016年,李寧來自國際市場的營收只占2.6%。
由于在中國市場遭遇激烈競爭,李寧在2012年收縮了國際化戰略,重新聚焦中國市場。李寧關閉了很多海外專賣店,把海外市場交給當地經銷商打理,相當于放棄了對國際市場的主動出擊。
直到2016年,李寧無意中發現,借助阿里速賣通(AliExpress,阿里巴巴旗下跨境B2C平臺),能打入之前很難進入的市場,于是李寧再次啟動國際化征程。
財報顯示,李寧2016年的海外收入是2億元左右,相比2015年增長了36.4%。這一增長的背后,既有匯率因素,也有速賣通的貢獻。但相對于李寧2016年的80.15億元總營收來說,海外收入的貢獻仍微不足道。
從2003年就進入李寧國際事業部工作的白逢道,目前是李寧國際業務負責人。他對南方周末記者感慨說,過去的很多贊助是純花錢,但現在很多贊助能賺到錢。比如,韋德在速賣通上做了幾次直播后,李寧在速賣通上的官方旗艦店立即賣出了不少智能跑鞋。
白逢道說,速賣通只是李寧的一個新渠道,李寧下一步的重點是在國際上布局O2O戰略。李寧看重的是速賣通對升級李寧供應鏈的價值。
白逢道介紹,目前李寧在速賣通平臺上有大量粉絲,這些粉絲很多是國外的意見領袖和時尚達人,他們對于國外流行顏色和款式非常熟悉,可以幫助李寧及時改善設計和生產,建立一個快速反應的供應鏈,甚至實現以銷定產。
從“造船”出海到“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