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需要把自己放置到動蕩的世界里——布克小說獎獲得者姬蘭·德賽專訪
帕慕克大聲回答:“姬蘭·德賽是一個好作家,我崇拜她!我們還是聽她說說自己的作品吧?!?/blockquote>責任編輯:朱又可
在帕慕克的身邊,有一個皮膚黝黑的高個子女性,當帕慕克和接待方交談時,她會幫帕慕克拿起剛脫下的外套,并為帕慕克拍照。但當帕慕克和眾人合影時,她卻總是悄悄地走開。她就是2006年度布克小說獎獲得者、印度女作家姬蘭·德賽。
5月22日上午,帕慕克演講后,即席回答聽眾提問環節。有聽眾問道:得知布克獎獲得者姬蘭·德賽也在演講現場,很想聽到帕慕克對她作品的評價。
帕慕克大聲回答:“姬蘭·德賽是一個好作家,我崇拜她!我們還是聽她說說自己的作品吧。”
當聽眾把目光都集中到坐在前排的姬蘭·德賽時,她低頭不語,以沉默應答。姬蘭·德賽的低調與帕慕克的落落大方形成鮮明的對照。姬蘭·德賽的低調由來已久,她去年出席上海國際文學節時也是如此。
姬蘭·德賽1971年出生于印度,15歲時移居美國。2006年10月,她以《失落的遺產》獲得該年度的布克獎,成為該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女性得獎者,從而躋身一流英語作家的行列。
布克獎評審專家委員會主席赫米奧娜·李在宣布評獎結果時說:“《失落的遺產》是一部反映人性的寬廣和智慧的絕妙小說,它集喜劇的柔和與政治的犀利于一身。”已經推出中譯本的《失落的遺產》講述的是印度移民在美國的生活經歷,反映了古老的印度文化和現代西方文明的沖突。印度作家潘卡伊·米什拉認為:該小說是描寫“后9·11事件”最出色的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