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記帕慕克北京行
讓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說完10分鐘的開場白,帕慕克就拎起椅背上的西裝離座而去。此時,人們方才知道帕慕克剛才的一番話并不是禮節性的客套之語
責任編輯:朱又可
“默哀一分鐘。”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所副所長陸建德的話音剛落,才落座的奧爾罕·帕慕克立刻和在場的記者一起起立,為四川地震中的死難者默哀。
5月21日傍晚,剛從大阪飛來的帕慕克直接來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所,參加媒體見面會。帕慕克表示,他在北京和上海的簽售收入將全部捐給災區:“我一直在看新聞,我們理解這個悲劇,因為在1999年,土耳其也發生過地震,很多人喪失了生命。我也知道余震還在繼續,我知道這樣的時刻,你們的國家會非常的悲痛,我想告訴不僅是四川人民,還有全中國人民,我理解你們的痛苦,也欣賞你們在這種情況表現出的團結。”
濃眉大眼的帕慕克十分放松,一走進舉行媒體見面會的會議室,就舉起照相機自拍。南方周末記者很快發現,帕慕克每到一處必定會取出相機,先自拍一番。帕慕克的自拍顯然操練有素,在他的相機顯示屏回放的自拍照上,他自己總是在畫面正中間。
帕慕克此次遠東之行是在辛苦工作之后,給自己放的一個大假。20天的中、日、韓遠東之旅,在中國的時間有10天之多,除北京之外,他還將前往紹興、杭州、上海。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帕慕克高興地宣布:“事實上,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后,我寫作更努力了。我來之前,剛剛完成了一部600頁的書,我已經交給了土耳其的一個出版社。這證實了諾貝爾文學獎并不是退休金?,F在我的書在世界各地都有讀者。我知道,這些政治壓力終究會消失,但是我的書會繼續流傳下去,當然,世界各地的作家都會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但是我必須活下去,我必須寫我的書。”
這部600頁的新作就是《純真博物館》,獲得諾貝爾獎之前,帕慕克就已經動筆,歷經四年,終告完成。
“我不在場更好&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