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賢得:英雄沒有退場時

玻璃鋼或有保質期,但英雄卻不曾受有效期局限,在他身上,那個火熱的年代未曾遠去。

責任編輯:姚憶江

李玉枝(右)陪丈夫麥賢得練習書寫毛筆字。(新華社/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3日《南方周末》)

1965年“八六”海戰中,麥賢得任611號護衛艦機電兵,在搶修意外停車的后左主機時,被彈片擊中右前額。在彈片插入頭部、腦漿溢出粘住眼角睫毛的情況下,他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意志堅持戰斗3個小時。他英勇的戰斗事跡被媒體廣泛報道,創作成宣傳畫、連環畫、快板,并編進課本,在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被譽為“鋼鐵戰士”。1966年被國防部授予“戰斗英雄”榮譽稱號,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在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之際,麥賢得被授予“八一勛章”。

如果說打勝仗和授勛是麥賢得人生的最強音,那貫穿全曲的綿密低音,還是始終纏身的病痛。

麥賢得的腦門里,還留著1960年代植入的有機玻璃鋼。玻璃鋼或有保質期,但英雄卻不曾受有效期局限,在他身上,那個火熱的年代未曾遠去。

2017年7月28日,北京八一大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10名英雄頒授首批“八一勛章”和證書,這是由中央軍委決定、中央軍委主席簽發證書并頒授的軍隊最高榮譽,排在第一個的就是麥賢得。退休10年后,他再次穿起雪白的海軍常服,坐在輪椅上,被推向習近平。

“1960年代是英雄輩出的年代,雷鋒、王杰、歐陽海、劉英俊、焦裕祿……如今還活著的,就剩麥賢得同志了。”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麥賢得妻子李玉枝這么開場。

1965年8月6日,20歲的麥賢得一戰成名,這個二年兵被一波波宣傳浪潮推向大眾,留在一代人的集體記憶里。李玉枝就是通過小人書知道了他,至今,她還一口一個“叔叔”,以示她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