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來了,但90%市場已經被搶走 移動支付“三國殺”

分別依托電商和社交發展起來的支付寶和財付通,深知應用場景的重要性,它們還在不斷拓展移動支付的邊界。

責任編輯:馮禹丁

在中國的很多城市,從出門坐(騎)車、菜場買菜、超市購物,甚至街頭乞討,都可以掃碼支付。(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3日《南方周末》)

銀聯支付只做通道,試圖打消合作方的疑慮,建設生態共贏的大平臺,但始終無法回答一個問題:用戶憑什么要在手機上存留一個單獨的支付App?

分別依托電商和社交發展起來的支付寶和財付通,深知應用場景的重要性,它們還在不斷拓展移動支付的邊界。

2017年8月1日至8月8日,支付寶在中國發起“無現金城市周”活動,對外稱有1000萬家線下商戶參與該活動。

此舉惹急了微信。早在2015年,微信支付就發起了全球首個移動支付節日“無現金日”,定于每年8月8日。2017年7月31日,微信支付團隊也宣布今年的無現金日戰線拉長,8月1日至8月7日期間,用戶使用微信支付可領取并累計鼓勵金,還可額外隨機獲得現金紅包、專享代金券,而鼓勵金可在8月8日進行一次性抵扣。

就連一向“高冷”的蘋果公司,也罕見地俯身加入了中國同行們屢試不爽的補貼大戰。2017年7月18日至7月24日,Apple Pay(蘋果支付)指定商戶五折優惠、指定銀行多倍積分。盡管單筆補貼最高只有80元且名額有限,但這次Apple Pay促銷的規模和優惠力度已經空前。

蘋果中國一位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澄清說,這其實并不是其首次在中國開展促銷。Apple Pay 2016年2月18日首次登陸中國時就有促銷,一個月前也參加了中國銀聯的“銀聯6.2折促銷活動”。

這一次中國銀聯再次與蘋果聯手,雙方并未透露各自的營銷投入。一位中國銀聯內部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稱,中國銀聯要做“純種開放式平臺”,支付寶、財付通兩大巨頭之外的機構都是其合作伙伴,“中國銀聯堅持只做通道,絕不與渠道爭利。”

但銀聯面對的殘酷現實是,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家在移動支付市場的占比已超過了九成。兩巨頭早已開啟了從移動支付到生活場景服務、再到金融場景服務的生態圈建設,并開始了海外擴張的步伐。

從NFC到二維碼

從安全性和用戶體驗來看,NFC優于二維碼;但NFC要求商戶安裝具備非接觸支付能力的設備,同時還要求用戶的手機具備近場支付功能,門檻太高。

中國銀聯在移動支付上的起步時間,其實并不比支付寶、財付通晚。

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們在21世紀初手機開始普及時,就開始探索近場支付(NFC)。2008年中國移動在廈門推出手機SIM卡、公交卡、銀行卡、企業管理卡四卡合一的手機卡,基于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手機公交卡產品,可以說是最早的移動支付雛形。

中國銀聯在2006年也推出一套基于金融IC卡芯片的移動支付方案。但電信運營商和金融業各自提出一套NFC標準,雙方相持不下,直到2012年才確立了金融業系統的標準為國標。此后,中國銀聯成為NFC的主要推動者,但要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