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想做成科教片” 首屆上海國際綠色電影周側記

“我覺得正好,這就是真實的北京?!?/blockquote>

責任編輯:何海寧

《最后的沙漠守望者》劇照。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于田縣達里雅布依鄉,小女孩約日妮莎汗給盲人爸爸牙克甫和弟弟念課文。(沈鵬飛供圖/圖)

讓29歲的導演劉心感到意外的是,即便是年輕的朋友,看到他的影片后也常常建議:“要是有趙忠祥的配音就好了。”

“我相信一定有人想看超級英雄救地球,但是也一定有人想看普通人去拯救他們的內心。”《岡仁波齊》出品人包曉更說,“人對山的朝圣就是人對自然的傾訴。”

紀錄片《自然北京》展映之后,有觀眾建議導演耿棟,應該拍點好天氣。“我覺得正好,這就是真實的北京。”

“天黑請閉眼。殺手開始行動。死者被以極其殘忍的手法殺掉。她的孩子們也很快隨著她一起死掉。”

燈光亮了,各方陳述和辯解。一個衣冠楚楚的男子忽然被眾人指認為殺手,因為他把玩的手串是象牙制品。

“當你購買和使用野生動物制品,就和真正的兇手沒有差別。”2017年7月29日,首屆上海國際綠色電影周上,逼近40攝氏度的上海,這個兩分鐘的公益廣告讓人后背一涼。

提倡動物保護但并沒有動物出現,綠色電影,這個沒有標準定義的概念也正從自然紀錄片擴展開來,劇情片甚至動畫片都可帶有綠色元素。更重要的是,影片拍攝、觀賞過程也要尊重自然、保護環境。電影這種全球通用的語言正在引導人們的綠色生活方式。

《自然北京》劇照。(沈鵬飛供圖/圖)

不只是《動物世界》

讓29歲的導演劉心感到意外的是,即便是年輕的朋友,看到他的影片后也常常建議:“要是有趙忠祥的配音就好了。”

這也是很多導演的困惑。在和中國觀眾介紹綠色電影時,都要著重強調,《動物世界》并不是中國的片子,類似的片子也不是都需要旁白。“有時候我不想配音,就想表達自然的聲音。”劉心說。

綠色電影并沒有明確的定義,而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自然紀錄片,尤其是《動物世界》。

劉心畢業于法國梅尼古特動物電影學院,1985年起,梅尼古特鎮每年舉辦國際動物與自然電影節,3萬觀眾和志愿者開著房車來到這個沒有賓館、咖啡館的小鎮,被譽為綠色電影盛事中的“小戛納”。

這里也是本屆綠色電影節的靈感來源。綠色電影周執行主席素娃在法國意外發現了梅尼古特鎮這個電影節,回國后就想著手建立類似的電影節,2007年,終于落戶在發現了第一只大熊貓的四川雅安。

動物與自然電影節舉辦了9年后,地點搬到了上海,概念也擴展為綠色電影,從《海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