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變抗體工廠
科學家首次在奶牛身上快速產生廣譜的艾滋病病毒抗體,他們還希望利用奶牛的免疫系統開發對付惡性傳染病或生化襲擊的人源多克隆抗體藥物。
責任編輯:朱力遠
當特異艾滋病疫苗對奶牛進行免疫時,這些牛血清中會迅速產生大量能中和艾滋病病毒的多克隆抗體,一頭??蓾M足上百人的臨床用量。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3日《南方周末》)
科學家首次在奶牛身上快速產生廣譜的艾滋病病毒抗體,他們還希望利用奶牛的免疫系統開發對付惡性傳染病或生化襲擊的人源多克隆抗體藥物。
奶牛除了提供美味的牛奶和牛肉之外,還能為人類做什么呢?最近,一些科學家不斷創新,賦予奶牛新的使命,希望利用牛的免疫系統對付像HIV、漢坦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多種危險病毒。
理想的工具
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數據顯示,到2015年底,全球約有780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累計約3500萬人因此死亡,艾滋病病毒已成為對人類健康最致命的威脅之一。
科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艾滋病病毒的命門,希望一舉降服這一“惡魔”,研制安全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正是眾多科學家不懈努力的主要目標之一,因為疫苗能激活機體免疫系統,產生中和艾滋病病毒的抗體,最終將病毒清除出體內。不過由于艾滋病病毒狡猾而善變,善于欺騙并破壞人體免疫系統,而且變異體眾多,目前大多數疫苗研究均告失敗。
2016年11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宣布,其資助研發的一種新型艾滋病疫苗HVTN702已開啟臨床有效性試驗,該臨床試驗計劃在南非招募5400名志愿者,預計到2020年結束。該疫苗是艾滋病疫苗RV144的升級版,RV144雖然于2009年在泰國完成臨床試驗,但是其臨床有效率僅為31%,最終沒能獲準商業應用,這卻是迄今經臨床驗證效果最佳的艾滋病疫苗。之后幾年,研發人員對RV144進行了改進,希望能提高有效率,并延長保護時間,不過新疫苗HVTN702最終能否獲得成功,還是未知數。
正當科學家在艾滋病疫苗研發上愈挫愈勇之時,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卻獨辟蹊徑。他們借鑒艾滋病疫苗研發思路,設計合成了一種可以模擬艾滋病病毒外殼的包膜蛋白,然后將這一蛋白注射到四頭奶牛體內進行免疫,42天以后,在四頭奶牛血液中均檢測到可中和艾滋病病毒的抗體。
研發人員進一步檢測其中一頭牛所產生抗體對不同艾滋病病毒變異體的中和效果,發現在受試的117種艾滋病病毒變異體中,這頭牛在免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