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投資拼物流 亞馬遜、阿里在亞洲市場正面交鋒

印度電商市場最近火爆異常。

亞馬遜“Prime Now”新加坡網站7月27日正式上線,承諾兩小時內到貨,使新加坡成為這項服務進駐的第9個國家,雖然此前亞馬遜也向新加坡發貨,但并未在這里提供更高端的服務。(視覺中國/圖)

印度電商市場最近火爆異常。彭博社日前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在軟銀投資的印度電商公司Snapdeal與Flipkart合并談判破裂后,由孫正義(Masayoshi Son)創立的軟銀愿景基金正洽談直接向Flipkart提供投資。

知情人士透露,軟銀愿景基金計劃在未來兩個月內向該印度第一大電商公司投資15億美元至20億美元,其中一半資金將落到想要出售部分Flipkart股份的老虎環球基金的口袋中,其余資金則將落到Flipkart手中。

然而,為爭奪亞洲第二大市場印度,不僅僅是軟銀,來自中國的阿里巴巴及美國的亞馬遜也正火力全開。在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看來,相對于其他新興經濟體而言,印度整體商業設施落后,對于阿里巴巴與亞馬遜來說都面臨著比較大的挑戰。

亞馬遜全面出擊印度市場

India Brand Equity Foundation6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印度電商的市場規模達到300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1200億美元,2025年達到2200億美元。波士頓咨詢公司日前的報告則顯示,從2014年到2016年,印度網購用戶數量增長了7倍達到了9000萬左右。該公司預計,印度2017年網上消費將達到450億-500億美元,到2025年,其互聯網用戶將達到8.5億,網上消費將會增長10倍達到5000億-5500億美元,占印度整個零售行業的30%-35%。

“印度電商的機遇特別大。”ForeverShop公司聯合創始人Martin Tan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其特別看好C2C電商機會。成立于2016年9月底,并于今年6月正式上線的ForeverShop是印度的一家移動電商平臺。“目前,印度前5大電商基本上都采用B2C模式,C2C模式還沒有太好地發展起來。印度個人賣家的潛力巨大,目前中小商家數量在5100萬左右。在C2C電商模式中,我們特別看好中國的貨源+印度的線上賣家模式。”

印度巨大的市場潛力及發展機遇正在吸引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巨鱷”。

近年來,亞馬遜在印度市場全面布局,除了倉儲物流、配送、支付、營銷等與電商業務息息相關的環節外,還在印度投資了數據中心、流媒體等項目。而在未來五年,亞馬遜將在印度投資約5億美元,建立全國性食品雜貨庫存和送貨網絡。為攻占印度市場,亞馬遜最近更是拿出了“新武器”——宣布智能音箱界的“鼻祖”Echo音箱將在印度上架。

“就亞馬遜來說,如果要單獨投資建立商業基礎設施,特別是物流基礎設施,同時又能夠以比較高的效率來進行商品的配送,不僅要求規模巨大的投資,而且需要招募大批人才提升其管理能力。”趙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而印度基礎設施的配套比較落后,人才資源也相對缺乏。

除亞馬遜外,阿里巴巴在印度的布局也不容小覷。2015年8月,阿里巴巴以2億美元入股印度最大的電商——Snapdeal,獲得4.1%股份。同年9月,阿里巴巴向“印度版支付寶”Paytm投資5億美元。此后,阿里繼續追投。今年3月,阿里里巴巴和風投公司賽富基金向Paytm投資2億美元,阿里和螞蟻金服在Paytm電商公司的股權從40%增至62%。

近日,更是有消息稱,阿里巴巴與Paytm正在洽談向印度領先的百貨電商——Bigbasket投資2億美元,收購其20%的股權。就此消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阿里巴巴求證,后者回應表示不評論。

“阿里巴巴基于社會物流來進行相關的配送服務,所以沒有辦法在短期內改善物流服務。”趙萍說,印度市場對阿里和亞馬遜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因為印度整個商業基礎設施太落后。

東南亞市場“硝煙”不斷

除了印度市場外,人口眾多的東南亞地區也是阿里巴巴與亞馬遜爭奪的重要市場,而這兩個企業的市場進入模式也有所不同,一個是直接投資,另一個是間接持股。

“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的商業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其商業模式在東南亞也體現出了各自的優勢和劣勢。”趙萍說。

她分析道,對亞馬遜而言,因為是以自營或接近自營的模式來運營,并且在物流方面進行大力度投入而且屬于自建物流,其優勢就是物流配送能力非常強,時間也會比較短。

亞馬遜“Prime Now”新加坡網站27日正式上線,承諾兩小時內到貨,使新加坡成為這項服務進駐的第9個國家,雖然此前亞馬遜也向新加坡發貨,但并未在這里提供更高端的服務,比如包括訪問該公司視頻流服務的Prime服務等。

“就東南亞地區來說,這樣的物流速度是非常有競爭力的,所以物流是亞馬遜的一大優勢。”趙萍說,因為亞馬遜采取的是直接投資方式,其控制能力會非常強,很容易在東南亞地區復制其在美國的運營模式,所以,亞馬遜的第二大優勢就是對整個商業模式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的控制能力會非常強,從而保證亞馬遜在東南亞的服務質量可以與美國相提并論。

盡管如此,目前亞馬遜的兩小時配送服務只在新加坡推出,該項服務要想在東南亞其他地區進一步推廣難度不小。

“這個就是亞馬遜的弱點,因為是直接投資,如果在各地都推廣其美國模式,必然會涉及到巨額投資,尤其是進入到東南亞國家,要涉及到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市場,就需要分別投資,而不能實現共享,這是它的第一個弱點。”趙萍分析道,其第二個弱點也是基于亞馬遜自建物流的模式,因為不同國家的發展階段不同,其物流發展的基礎也會不同,即便有大規模的投資,能不能使整個物流服務被帶動起來,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亞馬遜在東南亞的布局與阿里巴巴正面交鋒。6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將斥資約10億美元增持東南亞領先的電商平臺Lazada Group,持股比例將由51%提升至83%。對Lazada的投資及合作是阿里巴巴全球擴展步伐的重要部分,Lazada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市場擁有強大的消費者觸達能力。

在趙萍看來,阿里巴巴主要通過持股的方式控制當地企業,從而實現其國際化,擴張速度比較快,而且可以控制多家當地電商,這正是阿里巴巴在東南亞市場的優勢。

“其劣勢可能就表現在控制能力會相對比較弱,與其合作的這些電商是不是能夠貫徹阿里巴巴的發展戰略及其經營理念?在服務方面是否會根據阿里巴巴的要求進行相關的創新和改善?”趙萍說,就物流而言,因為阿里巴巴不是自建物流,在服務能力改善方面可能鞭長莫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柯珂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