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開放透明進行到底
共和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什么時候,公民可以這樣自發地組織起來廣泛參與救災;共和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什么時候,多支國際救援力量可以這樣直達救災現場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5月24日,溫家寶總理在映秀鎮的廢墟上主持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記者招待會。“這次救災采取了開放的方針。”總理宣布。作為開放的具體內容之一,總理說,“我們歡迎世界各國記者前來采訪,我們相信你們會用記者的良知和人道主義精神,公正、客觀、實事求是報道災情和我們所做的工作。”
這是一次罕見的記者招待會。不僅因為它是在大地震廢墟召開的,更因為它以開放為主題。它本身就是中國開放的象征,注定要成為傳奇,寫進歷史。
汶川震痛,痛出一個新中國,這里的新中國首先是一個開放的中國,透明的中國。
不開放竟可以致人死命,不透明竟可以致人死命,大地震用無數的生命尤其是成千上萬個孩子的生命作代價,給我們上了這一課。這是何其慘烈的一課,這一課讓我們撕心裂肺,這一課讓我們永生不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