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紙不敢書

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壇,再無第二人能像張大千這樣,以一枝畫筆將中國與整個世界黏連。

責任編輯:廖媛

張大千 《愛痕湖》絹本 寬76.2厘米,長264.2厘米,成交價1.008億元。(資料圖/圖)

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壇,再無第二人能像張大千這樣,以一枝畫筆將中國與整個世界黏連。

與中國傳統文人畫相比,張大千的畫作更具有一種合并中西、海納百川的氣度,而這氣度背后,是張大千“漂泊”過大半張世界地圖的足跡。自1949年始,張大千羈留海外三十余年,直至1978年他親自設計的摩耶精舍在臺北落成,才結束了半生“在路上”的狀態。

從輾轉遷徙至塵埃落定,一口箱子記錄了張大千的兩段重要行跡。

這口箱子以木制成,箱上原為皮扣,因鎖頭銹蝕而更換了金屬鎖扣。箱子一側貼著 “MOORE McCORMACK LINES”的航運標簽,起始地與目的地已模糊不清,但可知這是紐約一家著名的航運公司,開有巴西來往美國的航線。1971年,因張大千親自建造、居住的“八德園”被巴西政府以興建水庫之名征收,張大千被迫離開定居近二十年的巴西遷往美國加州。此次遷居,是張大千人生與藝術生涯的一個轉折點。

另一段行跡被記錄在箱子的另一側。那是一張華航的標簽,目的地為臺北。箱子封條上有 “民國六十六年”(即1977年)的字跡,彼時摩耶精舍尚未落成,張大千便迫不及待帶著箱子離開美國前往臺北。到1978年張大千遷入摩耶精舍,這口箱子也隨之結束了半生漂泊,直至張大千去世都從未離身。此后,這口箱子就交由張大千的夫人徐雯波保管。

那么,這口箱子究竟藏有何物,能以銹蝕殘舊之姿伴隨張大千多年來跋涉千里?

從箱子上殘存的封條中,依稀能看見“舊紙”二字。開箱可見其中存有38卷舊紙,皆不著一字。攜一箱無字舊紙走天涯,聽來倒頗有些奇幻美學色彩。

在2016年中國嘉德香港春拍“謫仙館藏大千自存舊紙”專場上,這38卷舊紙拍出了1139萬港元的高價。若說這一成交價是因為有張大千的名家光環加持才高得如此驚人,其實并不全面。盡管在許多人眼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