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畢業季,“老白”也急了白巖松和“東西聯大”第四期畢業生的故事

“以前總說新聞系畢業的學生,上手快,后勁不足?!摯蟆鉀Q的是,上手要更快,后勁要非常足?!?/blockquote>

責任編輯:朱曉佳 實習生 陳瑞迪 來雨桐

2017年3月,白巖松帶著“東西聯大”第四期學生拜訪93歲的古詩詞學者葉嘉瑩。(受訪者供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10日《南方周末》)

“以前總說新聞系畢業的學生,上手快,后勁不足。‘聯大’要解決的是,上手要更快,后勁要非常足。”白巖松新聞“私塾”的課程包括讀歷史書、品茶、欣賞古典樂。白巖松解釋:“后勁不僅僅指的是新聞事業上,而是人生意義上的。要給他們一些有底氣的東西。”

“別指望幫你們找工作,實習也別提。”這是白巖松給“東西聯大”立的規矩。“東西”,是指北京東、西兩邊的高校;“東西聯大”,是白巖松從2012年開始嘗試的“新聞公益課堂”,每個月上一天課,學制兩年。

2017年6月27日,“聯大”第四期“梅花班”11名學生,舉行了畢業典禮。除了繼續求學的,其他人工作都已落實。

在此之前,他們遭遇“聯大”史上“最難就業季”。“找工作不順,大家都繃不住了,老白后來也說之前從沒遇到這種情況,他也急了”。第四期“聯大”學生晨揚說。

和白巖松相處兩年,他們認識的“老白”,似乎有些特別。“曾經經過央視評論部,聽到老白因為節目問題在里面激烈爭論,我在想,這真的是一個人嗎?”有學生困惑。

當年和領導拍桌子的那個“國嘴”、在辦公室吼人的白巖松,身份切換到“先生”,似乎溫柔多了。

二十站地鐵十八次作業

2017年6月27日傍晚,北大萬柳公寓。

年輪紋路清晰可見的長方形棕黃色木桌上,擺著幾個古式茶罐。一旁的青瓷杯里,墨綠的茶尖打著轉。

11個學生圍坐桌旁,穿著專門定制的白T恤,中心是撲克牌的梅花4,象征第四期“東西聯大”梅花班。

又是一期畢業典禮,畢業MV《永遠是少年》的歌詞,是大家一起寫的:“朝陽海淀,東西二十站地鐵。十八次集體作業,如今想再多一點。”

此前,6月15日,學生們在白巖松家上了最后一課,課程內容是品茶賞樂。紅茶、花茶、巖茶、金駿眉、還有古典樂。從上午十點直到下午六點,像是這場漫長告別的序曲。

那天,因為感傷,學員曼寧哭了。但現在憶起,她印象最深的是,白巖松放的古典樂里,有一首竟是《貓和老鼠》的主題曲:&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