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對生命的解放

詩是語言的解放,是對自由的永不終結的追求,這是詩的原始使命。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彭羽菡

詩是語言的解放,是對自由的永不終結的追求,這是詩的原始使命。(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10日《南方周末》)

在人類歷史的荒原上,鴻蒙時代,正是詩意的覺醒使人走出了黑暗。“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詩序》這里描述的是一個祭壇,一個解放的時刻,生命被詩的祭壇照亮,在古老的荒野上團結起來,神接納了人。

言之不足,故文之,這就是文明。

在二十世紀,自由詩已經成為世界詩歌的主要趨勢,不獨中國。歌德所謂的世界文學的時代,我以為其基礎正是詩人們對待語言的共同態度,博爾赫斯曾說:我認為所有詩體中,自由體是最難的……我覺得古典形式要容易些,因為它們向你提供一種格律。博爾赫斯說的難,在我看來,是因為詩在文明中的次宗教角色比過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