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的雨林砍伐,“合法”的原木進口 “不光彩”的國際木材貿易
番龍眼實木地板背后的秘密是——非法木材砍伐給當地民眾的生活環境帶來了不可逆的生態破壞,熱帶雨林正在迅速消失。
責任編輯:汪韜 實習生 潘秋杏 姚瓊 王江濤
巴新熱帶雨林遭到砍伐,此后或將變成油棕櫚園。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10日《南方周末》)
番龍眼實木地板背后的秘密是——非法木材砍伐給當地民眾的生活環境帶來了不可逆的生態破壞,熱帶雨林正在迅速消失。
大自然家居是南方周末和報告方獲知的唯一一個承諾暫停采購的中國地板企業。
“非法采伐及相關貿易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貧困,對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執法較弱的木材生產國,消費國也要積極與他們進行合作,提供技術、資金、執法等方面的支持,消除貧困,加強源頭管理,共同努力。”
實木地板大多打著環保標簽。對于準備裝修的消費者來說,“環保地板”主要意味著釋放的甲醛等有害物質少。
在廣州的一家地板商店里,木質堅實而價格又不算高的番龍眼實木地板被冠以“最受歡迎的木種”。因紋理與龍眼相似,這種原材料主要來自南太平洋的地板被稱為“番龍眼”。
然而,這款“環保”實木地板背后的秘密卻是——非法木材砍伐給當地民眾的生活環境帶來了不可逆的生態破壞,熱帶雨林正在迅速消失。
2014年-2016年,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見證(Global Witness)追蹤了一條長達大約1.4萬公里的木地板跨國供應鏈,發現了這個秘密。2017年8月1日,全球見證發布了一份木材貿易的調查報告《不光彩的生意》(以下簡稱報告)。
“從國內消費的層次,現在老百姓滿足于使用的需求,還沒有關心到使用的這個木材對環境有多大的影響。”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楊紅強說。
擋不住的非法砍伐
南方周末隨機走訪的廣州4家國內知名地板企業的銷售門店,均銷售番龍眼實木地板,價格從208元/㎡到518元/㎡不等,有的價格甚至比高端實木復合地板要低。
銷售人員不知道番龍眼來自哪里,在他們掌握的信息里,產地只簡單標注了“東南亞”“臺灣”“南美洲”等地。
根據報告,在進入中國市場的每三根熱帶原木就有一根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簡稱巴新。
坯料廠內巴新的唐木。
巴新是南太平洋西部一個島國,截至2013年,巴新人口有732.1萬,1/3人口生活在國際貧困線以下。巴新擁有全球第三大熱帶雨林,番龍眼為常綠喬木,又稱唐木、金花梨,是該國最為重要的商品材,常被用于細木工藝品、家具、鋼琴、室內裝修等。
“番龍眼成材比較快,幾十年就能成材,不像別的木種需要百年,所以番龍眼的價格相對便宜,性價比高,消費者也比較喜歡。”廣州一家地板銷售企業銷售人員說。
巴新的部落、氏族等傳統土地所有者擁有這個國家大部分土地,并按照他們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