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身后的中國書店業

誠品在大陸書店業投下光影,但它已不再指引道路。

責任編輯:呂明合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誠品在大陸的首家旗艦店——誠品生活蘇州店。誠品一度是大陸書店業的標桿。(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10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誠品的烙印 吳清友身后的中國書店業》)

“哎呀。書店還可以這么玩。”

“現在的誠品和過去誠品有很大差別,你去到蘇州,像一個文化型的百貨公司。”

誠品在大陸書店業投下光影,但它已不再指引道路。

2017年7月25日,吳清友去世后的第七日。他的黑白照片被制作成大幅海報,懸掛在廣州體育東路二樓臨街的窗戶上。照片中,他目光柔和,仿佛從高處平視過往行人。海報上除了吳清友的生卒年月,只余簡單三個字:“謝謝你。”

“謝謝你”是書店1200bookshop老板劉二囍對這位誠品書店創辦人的致敬。三年前,求學臺灣的劉二囍回到家鄉,仿照誠品,開了廣州第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目前他的四家書店里,有三家都屬于24小時店。

在臺灣求學時,他曾在誠品駐留至深夜,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他向吳清友特殊的致敬,“如果沒有24小時營業的誠品,真的一定不會有1200bookshop”。

行業標桿

“對中國想做書店的人來說,誠品當然是一個比較大的指標。”跟隨吳清友一起創立誠品書店的廖美立回憶,上世紀九十年代,兩岸文化交流頻繁后,臺灣的誠品書店就成了大陸人眼中的一個地標。各地的領導、出版集團、新華書店來臺灣,誠品是必選參觀景點。

創立于1996年的南京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是參訪者中的一個。2004年,彼時臺灣還沒有對大陸開放自由行,他就跟隨官方考察團去了趟臺灣。

對大陸書店人而言,那幾年不是好年份。2004年五臺山店開業前,錢小華在夫子廟和新街口東方商城內開的兩家先鋒書店均遭遇滑鐵盧。夫子廟地段缺乏讀書氛圍,很多人穿著拖鞋走過店內精心打造的“閱讀大道”,無意停留。東方商城店本來預計在地鐵開通后會有巨大人流,沒想到線路改道,書店門可羅雀。

錢小華沒有見到吳清友,但誠品書店依然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給我的感覺像是一座生命的雕塑”。在2005年寫下的文章中,錢小華用熱切的筆觸刻畫誠品書店:“深入臺灣人的生活層面和觀念層面,它是現代書業神話的創造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