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鋰業:持續扶貧,讓健康“鋰”想在西部綻放

短短幾年時間,從我國西部縣城走出來的一家民營企業——天齊鋰業,已成為擁有國際話語權的世界級公司。根據公司 2016 年年報,天齊鋰業營收全部來自鋰精礦和鋰化工產品,從營收規模上已全面超越曾經的國際鋰業巨頭。

鋰業巨頭的崛起得益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爆量”增長的大背景,動力電池需求大增,供需失衡直接帶動 了上游碳酸鋰價格的上漲,從2015年10月開始,碳酸鋰價格一路走高,行業景氣度達到二十幾年最好水平。

這家仍不斷成長中的企業,在實現財富快速積累、榮譽加身的同時,始終不忘初心,無論是做好以鋰業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產業的領軍企業,還是履行社會責任打響精準扶貧攻堅戰,言必信,行必果,天齊鋰業一直秉承“以人為本,以德為先,求真務實”的經營理念,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積極履行著社會責任。

企業關注社會公益,多集中在教育、環保等領域。而天齊鋰業卻另辟蹊徑,將目光投向精準扶貧,植根在企業自身成長的西部大地,開展健康扶貧工程。艱苦奮斗的天齊鋰業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以企業干事創業的決心,希望通過矢志不渝的努力改變貧困村落“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狀。

精準扶貧貢獻獎--年度創新企業(獲獎現場)。

努力實現“小病不出村”

遂寧,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歷史上曾是蜀國繁盛之地。但截至 2016 年數據,遂寧還有 323個貧困村沒有摘帽,占行政村總數的 15.8%。

農村基層衛生服務條件差,百姓的健康和醫療服務水平得不到保障,就猶如一個無形的枷鎖困在當地百姓心頭,也影響著脫貧致富的夢想。缺人、缺技術、缺保障……村民們的愿望是小病不出村到大病不出縣,然而現實卻仍是人缺物乏,村民看病要走上 5 公里,遇到個重病只能讓家屬送到 15 公里外的衛生院治療,往往已經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遂寧是天齊鋰業起步的根基,企業壯大了,但不能忘記當地百姓的恩情。天齊鋰業人認為,要想真正改變當地百姓的看病難題,就要堅持“輸血”與“造血”扶貧相結合。為此,企業在與遂寧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充分協調、溝通、調研的基礎上,于 2016 年底向當地市政府捐贈1000 萬元健康扶貧資金,計劃三年分批次開展健康扶貧“三大工程”,包括“聯村示范衛生室建設”“村醫能力提升”和“醫護專家支醫”,切實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逐步實現當地貧困群眾“平時少生病、看病少花錢、大病有救助、生病不致貧”。

健康扶貧三大工程啟動儀式。

同時,由公司社會責任部總負責,多部門聯合,全過程深度參與到項目的各個環節、務求實效,切實緩解遂寧市貧困村落“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狀,真正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見實效”。

針對現階段遂寧鄉村醫療基礎設施建設較薄弱,醫療設備較差,醫療發展水平有差距 不能滿足患者要求的情況,為進一步實現“小病不出村”,確保廣大村民能就近得到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天齊鋰業重在夯實衛生基礎設施,通過在區域集中、常住人口多的行政村新建或改擴建“聯村衛生室”,形成以聯村示范衛生室為中心,帶動其他村衛生室滿足基本功能的布局,提升農村居民就醫條件,逐步達到農村居民看病有標準醫療機構、有合格醫生護士、有規范醫療服務、有完善設施設備,能獨立開展“3+1”檢查,真正做到診斷有依據、治療有效果。

村醫“變形計”

遂寧的村醫抱怨說,干了 30 年村醫,到現在一年到頭只有 1 萬元收入,還要靠種地才能養活一家人。也有年長的衛生院院長對未來十分憂心:村醫資源分配不均,年輕人又不愿意到基層,這幫老人要是退休了,以后鄉親們看病該怎么辦?

鄉村醫生是醫療衛生服務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保障農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能進一步發揮鄉村醫生在健康扶貧中的突出作用,全面推動農村衛生事業的改革發展。

2017 年 4 月中旬,作為天齊鋰業資助的“三大工程”之一,遂寧市政府、遂寧市衛計委組織開展了“村醫能力提升”工程首批培訓班,對全市 109 個貧困村的鄉村醫生開展為期 14 天的全脫產集中培訓。重點培訓鄉村醫生基本操作技術、中醫藥適宜技術、急診急救、合理用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預防保健、醫療文書書寫規范、醫學法律常識等方面知識和技能操作,使貧困村鄉村醫生理論水平和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高,醫療服務行為更加規范高效。

羅華蓉是遂寧市安居區三家鎮竹園村的一名村醫。1996 年 7 月,她畢業于四川省衛生學校社區醫學專業,1999 年取得護士資格證書,開始從事村衛生室工作。羅華蓉在村民中頗受好評,她為人友善,待人謙和,積極工作,努力投身于鄉村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工作中。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于 2015 年獲得鄉村醫生資格證書,2016 年獲得鄉村全科助理醫師證書。

這一次,羅華蓉與來自全市 109個貧困村的 109 名村醫共同參加為期 14 天的培訓,經過專業理論培訓、實踐技能培訓、臨床進修學習,通過了“理論考試”“技能比武”“舞臺亮劍”三種考核方式,羅華蓉以總成績第一的優異成績當選十佳“優秀學員”,并代表全體村醫在遂寧“村醫能力提升”工程首批培訓班結業儀式上發言。

談到培訓的感受,羅華蓉抑制不住對知識的渴望和內心的激動,她表示一定不會辜負遂寧市政府和天齊鋰業的培養和幫助,要運用所學,努力提高自己的診療水平,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在羅華蓉看來,“村醫作為離群眾最近的健康屏障,作為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第一責任人,其醫療水平、工作作風直接關系到醫療惠民政策的具體落實。”羅華蓉相信自己一定能在基層扎根干下去,有了像她這樣一批有技術、有熱情的鄉村醫生,才能為一方百姓提供更優質的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筑好農村醫療網底,實現可持續發展。

醫療專家來送醫送教

2017 年 2 月 24 日,對遂寧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胡可慧來說是重要的一天。作為遂寧市健康扶貧三大工程——醫療專家支醫工程首批派出的醫療專家團隊的成員,胡可慧帶著責任與愛心,首次出發前往射洪縣瞿河鄉劉李村。

劉李村的村民們對這次的支醫活 動 飽 含 熱 情 ,早 早 就 在 現 場 等候。胡醫生一行剛一下車,便立即進入了工作狀態。村民排著長長的隊伍爭先恐后地咨詢、看病,護士忙著量血壓、測血糖,治療師健康宣教、發放資料。義診現場氣氛熱烈而溫馨。當天共計發放宣傳健康資料六十余份,血糖檢查共計四十余人次,血壓監測五十余人次。

劉李村存在很多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存在著就醫難的問題。村醫為老稅醫生父子,老稅醫生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衛生室在村委會樓一層,兩間房,一間是診室和藥房,另一間是治療室和留觀室,面積不大。村里的年輕人大多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村醫還帶胡可慧一行慰問探望了當地的兩家貧困戶,幫助他們更多地了解劉李村的基本情況。

在了解了基本情況后,胡可慧又第二次來到劉李村,加強了對村醫老稅父子的培訓。他們約定,老稅父子可以提出想聽什么,哪方面薄弱,據此列個清單,胡可慧則承諾每個月都來給他們講課。在兩次義診中,胡可慧發現老稅醫生的“老古董”聽診器使用不便應該退休了。在第三次支醫時,她就記在心上,給老村醫帶了一個新的聽診器。

“醫療專家支醫”工程也是天齊鋰業資助下的健康扶貧“三大工程” 之一,旨在加快推進全市健康扶貧工作,進一步促進優質資源下沉,提高鄉村醫務人員業務素質,增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這項工程的具體內容包括:通過從市、縣(區)級醫院中選派技術精湛、醫德高尚的“兩高人才”(高職稱高學歷)組建專家團隊,開展“一對一”“人對人”服務,采取到村衛生室坐診、到貧困家庭上門義診、送醫送藥、免費培訓鄉村醫生、宣傳健康知識等多種形式進行健康幫扶,使貧困村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城市大醫院、大專家的醫 療 服 務 ,切 實 提 升 基 層 服 務 能力。目前,首批“醫療專家支醫”工程的 103 名醫療專家已與 103 個貧困村無縫銜接,并積極開展送醫送藥、健康教育等工作。

胡可慧醫生表示:未來的路還很長,我看的病人數量是有限的,而村醫才是村民健康的守護神。提升村醫的醫療能力才是支醫的根本。支醫不僅僅是針對某一個醫生,不僅可以下到農村義診,培養村醫,也可以把村醫請到自己的醫院來,學習觀摩使用新技術。遂寧市中心醫院康復中心敞開大門,隨時歡迎村醫前來免費進修學習。“健康扶貧有約,而支醫服務無限,我愿情系基層,參與健康扶貧,確保醫療專家支醫工程收到實效。”

醫療專家義診。

扶真貧、真扶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實施健康扶貧,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補齊全面小康短板意義重大。

天齊鋰業一直積極致力于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時刻不忘回報社會。參與公益事業,更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扶貧攻堅作為我國當前頭等民生大事,天齊鋰業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在遂寧,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農民占貧困人口多數,是最需要幫扶的群體。文化程度低下讓農民貧困,缺乏健康的身體更加讓他們貧困,而由天齊鋰業資助,與當地部門合作實施的助力健康扶貧“三大工程”,開創性地為健康扶貧注入新動力,把醫療文化、健康常識帶給廣大百姓,文化傳播了、健康保障了,也希望號召更多的愛心企業共同參與到“健康扶貧”中來,為聯村衛生室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從根本上助力農民走上脫貧致富路。

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衛平表示:每一個企業擔當社會責任的方式方法不一樣,所處的地區也不一樣,企業需要參與到當地最需要、最迫切的工作中去。天齊鋰業希望能夠通過公益活動,表達回饋社會的愛心,匯聚社會各界力量,讓愛心接力,大愛延續。

盡管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行業龍頭,天齊鋰業卻始終未忘自己深耕于西部大地,情系于此。除了健康扶貧以外,天齊鋰業還致力于幫扶受災群眾,支持體育發展等。

2017 年 6 月,茂縣疊溪鎮新磨村突發山體高位垮塌事件,天齊鋰業作為四川本土企業,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善款人民幣 180 萬元,用于在茂縣鄉村學校開展加油計劃項目,預計在 3 年期間幫助九千余名受災及貧困地區的青少年,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耐挫力、建設性交流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實現快樂教育。此舉旨在向災區群眾施以援手,幫助他們早日重建家園。

天齊鋰業還響應國家號召,助力中國體育強國夢,支持冠名射洪縣天齊鋰業籃球隊。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天齊鋰業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對貧困家庭和優秀學子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員工子弟圓大學夢。此外,天齊鋰業還在射洪開展幫助殘疾人活動、在澳洲子公司資助西澳殘疾兒童交響樂團。

目前,天齊鋰業為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是國內最大的鋰電新能源核心材料供應商,全球鋰行業中技術領先、綜合競爭力較強的龍頭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礦石提鋰生產商。業務包括鋰礦資源開發、鋰產品加工、鋰礦貿易三大板塊。在中國四川、江蘇、香港三地及英國、澳大利亞、智利等地設立生產、資源基地或分支機構,客戶遍及全球。天齊鋰業向全球客戶提供高于國家或行業標準的多規格碳酸鋰、氫氧化鋰、氯化鋰、金屬鋰、鋰輝石及相關衍生產品,廣泛應用于鋰離子電池、金屬冶煉、催化潤滑、玻璃陶瓷、生物技術、醫藥、建材等產品生產制造和核工業。

作為全球集上游資源儲備、開發和中游鋰產品加工為一體的鋰電新能源核心原材料重要供應商,天齊鋰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已經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并于 2016 年 11 月30 日,在由四川省委省政府組織的“加快推進全省民營經濟發展大會”上被評為“四川省優秀民營企業”。天齊鋰業對科研持續投入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助力新能源行業發展。牽頭起草制定 20 余項國家行業標準;擁有包括 30 項發明專利在內的各項專利 80 項等。

在行業內是全國乃至世界的龍頭,天齊鋰業在履行社會責任中也勇于擔當,起好扶貧帶頭作用。扶真貧、真扶貧,持續扶貧,是天齊鋰業將要持續開展的系統扶貧工程,也是他們持之不懈的精神追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