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魂40小時!九寨溝深度被困人員脫險記
兩天兩夜近40個小時的驚魂……經歷了道路阻斷、飛機無法降落等種種波折,那果夫婦和伙伴們終于回家了。
兩天兩夜近40個小時的驚魂……經歷了道路阻斷、飛機無法降落等種種波折,那果夫婦和伙伴們終于回家了。
被困第一夜:此生未經歷過的恐懼
記者來到九寨溝荷葉寨臨時安置點的時候,那果夫婦依然驚魂未定,正在臨時帳篷里輸液。
那果夫婦和其他六位村民本來都是在九寨溝熊貓海做小生意的,進山賣點游客需要的小東西,夏天如果逗留的晚了,常就地住在景區里。“心理上覺得,這山山水水就像自己家一樣,沒啥子害怕的。”那果說。
8月8日晚,跟往??雌饋頉]什么區別。他們從未想到接下來的近40個小時,他們經歷了這輩子都不曾經歷過的恐懼。
記者在路上遇到的塌方路基。
晚上9點多,地震了。“兩邊山體都垮了,天昏地暗,心里想完了,出不來了。”那果對記者說,當晚,他們是在余震的驚慌中度過的。地震的塵土慢慢散去一些后,大家互相找到彼此,雖然驚慌未定,但明白這時候必須相互幫助,一起找出路。
第一夜,所有人都是在恐慌和未知中度過的。不敢睡覺,大家互相打氣,一直都站著。在黑夜里看著四周的峭壁,隨時準備轉移。8月初的九寨溝,晝夜溫差非常大,夜晚最低溫度只有五六攝氏度,他們拿出原本用來租給游客照相的民族服裝裹起來取暖。
被困第一個白天:不斷盤旋的直升機帶來希望
地震發生后,全面大救援迅速展開。被困村民們不知道的是,從九寨溝溝口前往熊貓海的唯一一條路已經完全中斷,從珍珠瀑布開始到五花海,道路被碎石、泥土、斷木混合的泥土完全掩埋,山體在余震中不時有碎石滑下,徒步進入救援很是艱難。
8月9日下午,救援直升機在半空盤旋時有了重大發現:在九寨溝熊貓海附近,發現了10余名被困群眾。
路上散落的大石。
空中救援隊伍之一——西林鳳騰通用航空公司機長曾宏對記者介紹說:“雖然偵察已經發現了10余名被困群眾,但因為九寨溝海拔比較高,9號當天風非常大,直升機進入九寨溝景區后,幾經盤旋都無法降落,只能空投了食物等物資。”
“看到直升機心里真的是松了一口氣,終于有人知道我們在這了,政府和親人一定能找人救我們出去。”另一位被困人員蒲長生對記者說,第二個夜晚,大家都覺得稍有一點心安,村民們輪流守夜觀察山體變化,讓婦女和兒童休息。
被困第二個白天:陸空雙線挺進
10日,地震過后的第二個白天,晴空萬里,營救這些被困群眾成為當天搜救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被困群眾卻“失蹤了”。
藍天救援隊是第一批到達九寨溝的專業救援隊伍之一,這支隊伍由四川省藍天救援隊和甘肅省藍天救援隊組成,一行30多人。首批先遣部隊一行7人在地震第一天就已經進入震中塌方地區。
先遣部隊當天晚上從指揮部得知山里有10多名被困群眾,當即決定,晚上在諾日朗瀑布附近就地扎營,以便第二天第一時間救援。
第二天一大早,先遣部隊按照頭一天直升機指示的方位爭分奪秒前進,卻沒有在熊貓海附近發現被困群眾。
“隊員們當時都很著急,突然有人說快看有個紙條!”四川省藍田救援隊總教官肖逢春隊對記者介紹說,隊員們在現場發現了村民們留下的紙條線索,紙條上說他們已經繼續前進,目標是前方的箭竹海景點。
原來,被困村民集體商量,既然熊貓海附近似乎直升機“落不下來”,那不如往前走走,去箭竹海景點附近的救助站。一路上,村民與景區的工人們相遇,隊伍壯大成10個人。他們撬開了景點附近的小賣部,拿了一些食物充饑。
空中,軍方的直升機一直不間斷地搜索,地面,解放軍、消防官兵們和各路救援隊伍一起不斷向箭竹海一線挺進。
終于,空中直升機發現,村民們一行的身影出現在箭竹海附近的日則保護站。然而這時,第二個難題來了。“雖然氣象條件比第一天好,但是大型直升機還是沒有適合降落的地方。”曾宏和他的同事執飛的兩架7座小型直升機派上了大用場。
“今天(10日)天氣特別好,風向相對好很多,早上我們飛進去之后盤旋了幾圈進行觀察,找到了一個勉強可以降落的地方。”曾宏對記者說,另外一個有利條件是,被困群眾離開了昨天發現他們的熊貓海景點,向里走到了箭竹海景區附近,10日早上發現他們的時候,邊上正好有一段沒被損毀的雙車道公路。
8月10日,一架直升機載著兩名九寨溝景區箭竹海景點受困受傷人員脫離困境。
“當時心里松了一口氣,雖然這個地點依然不是最佳的起降點,但是已經可以完成起降了。”曾宏說,以前他和同事們也曾經多次到九寨溝進行護林工作,對這一片地貌有些了解,這也有利于救援任務的完成。
截至10日中午3點多,山里被困的10名群眾已經全部被直升機轉移出來。跟記者通話的時候,曾宏正在九寨溝九黃機場加油,“心里還真的挺高興的,感覺做了一些對大家有幫助的事,加好油,隨時準備再執行任務。”
蒲長生告訴記者,這近40個小時他心里“一根弦一直緊繃著”,帶著大家伙兒不斷轉移直到最后獲救,其實自己心里也害怕,“也曾想到過死”,有時候覺得這根弦幾乎快要斷了。整個被困期間他都沒敢合眼睡覺。
“現在好了,我們終于回家了。”
記者手記:與逆行者同行
8月10日早上9點,距離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發生已經過去36個小時,一個消息傳來:在景區深處的熊貓海景點,有十來位村民被困了一天兩夜。
被碎石堵住的道路。
經過各路救援人員9日一整天的實地探訪,從九寨溝溝口前往熊貓海的唯一一條公路已經幾乎完全中斷。從珍珠瀑布景點開始到熊貓海景點,道路被碎石、泥土、斷木混合的泥土完全掩埋,山體在余震中隨時有碎石滑下,徒步救援非常艱難。
這并不是最差的消息,最讓人揪心的是,大家報以最后期待的空中通道也遭遇重重障礙:大風天氣使得直升機起降非常困難,被困人員附近難以找到具備降落條件的地方。直升機在第一個白天多次無功而返。
九寨溝景區路上被碎石砸斷的護欄。
在這樣的情況下,震后的第二個白天,幾名新華社記者徒步走向景區深處的塌方區。
從九寨溝景區大門開始,當地部門設置了交通管制,為保證生命通道交通暢通,只放行救援車輛。徒步走了一段后,我攔下了一輛來自若爾蓋縣救援隊的車輛,領隊王勇當機立斷讓小伙子們擠一擠,給我空出了一個寶貴的座位。
一路上,感動,又有不安,救援人員和工作人員們,對記者無條件的信任,讓我總是心懷不安的是自己能做的有限。
公路上被震開的裂縫。
當走到距離熊貓海還有十公里山路時,車輛已經完全不能開進。這一路上,到處都是滾落的碎石,從拳頭大小的碎石到一頭大象大小的巨石,矗立路邊,大自然無聲的力量,令人敬畏。頭頂高處的山體一直有陣陣煙塵,那是碎石依然在滑坡的跡象。
公路上到處可見十幾米長的裂縫,其中幾段公路更是已經有一半的路基完全坍塌。而沒有坍塌的半塊路基下面,也幾乎已被掏空,隨時可能二次坍塌。
在路過火花海景點的時候,盡管隨時有滑坡危險,我們還是停留了一會兒。曾經美麗的火花海完全變了一個樣子,由于堤壩被震潰,海子里的水全部流了出去,原本水底被遮蓋了漫長年代的巖石終于顯露出來,被太陽曬出焦黃的樣子。一名路過的本地村民,跟我們一起注視了這片海子良久,念叨:真可惜,海子就這么“撒”了。
就在這樣危險的條件下,許多逆行的背影,在朝著更危險的地方前進,只為了搜救出被困的生命。這其中有各級政府動員起來的基層干部、工作人員,有剛擺脫危險就迫不及待去幫助其他鄉親的當地人,他們對情況的熟悉幫助大家迅速克服各種困難,是救援持續進行的最重要力量。還有從綿陽、成都、廣元,甚至甘肅、浙江趕來的專業救援隊伍,更多的則是永遠沖在最前線的解放軍、消防官兵們。
經過長達3小時的徒步,我們已經非??拷鼈髡f中被困人員所在地,就在這時跟我們一起前進的藍天救援隊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天氣條件轉好,被困人員已經轉移到箭竹海,小型直升機可以降落!
得救了!現場所有的救援人員似乎都長吁了一口氣,可是他們的腳步沒有停下,更大范圍的搜尋依然在繼續。
(來源:新華社)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