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隔空“斗狠”彰顯了美國對朝政策的“混亂”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朝鮮放出引發核戰爭疑慮的狠話后,美國國會64名民主黨議員聯名致信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敦促后者為特朗普的“火熱”言論降調。
8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朝鮮半島局勢發表講話。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朝鮮放出引發核戰爭疑慮的狠話后,美國國會64名民主黨議員聯名致信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敦促后者為特朗普的“火熱”言論降調。
分析人士解讀,朝鮮半島局勢當前整體呈現出“高位震蕩”的瓶頸期,正在走向“十字路口”。今后一段時間內,一方面各方的嘴仗可能繼續,另一方面各方也將探索如何在當前情況下重回會談。
【嘴仗背后顯“混亂”】
美國與朝鮮之間近來大打口水仗。在美媒曝出朝鮮可能已經掌握在洲際導彈上裝載核彈頭的技術后,特朗普拋出狠話,警告朝鮮“最好不要對美國作出任何進一步威脅”,否則將面臨“前所未見的炮火與怒火”。朝鮮方面隨即表示,正著手制定以發射導彈包圍打擊關島的方案。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在10日公開的一封聯名信中,美國國會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民主黨人約翰·科尼爾斯和其他63名民主黨議員集體要求國務卿蒂勒森“管管特朗普的嘴”。
這些議員在信中寫道:“我們恭敬但堅定地敦促你,盡職權所能確保特朗普總統和其他政府官員了解到這一點,即在(朝鮮半島核問題)這一敏感議題上,言行保持最大謹慎和克制的重要性。”
特朗普就朝鮮半島局勢發表講話。
聯名信說,美國的“報復性軍事打擊”可能讓3萬美國現役軍人和10萬在韓國的美國公民置于危險境地,導致韓國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于戰火。
分析人士解讀,特朗普的狠話有可能激化緊張局勢,不利于朝鮮半島局勢的穩定和朝鮮半島核問題的解決。
復旦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說,狠話背后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在對朝問題上的不確定性。特朗普政府上臺后,至今沒有形成穩定的對朝戰略,“白宮真正懂朝鮮的人并不是特別多,他們對朝鮮沒有經過系統論證出的觀點和看法,不確定性非常大”。
中國社科院朝鮮半島問題專家王俊生認為,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對朝鮮傳遞出的信號較為混亂,特朗普本人與軍方以及政府其他高官的涉朝言論也時有出入,“這樣一來,給朝鮮傳遞的信息比較混亂,也會加重后者的誤判”。
【“高位震蕩”的瓶頸期?】
接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左)和美國總統特朗普。
針對朝鮮半島局勢下一步如何發展,分析人士認為,爆發大規模戰爭或全面戰爭的可能性非常小,短期內局勢繼續僵持下去的可能性很大。
鄭繼永說,今后一段時間內,朝鮮半島局勢可能都將處于“極度緊張、高位震蕩”的狀態,“(半島局勢)風險很大,時時成為關注熱點,但又不至于走向戰爭”。
王俊生認為,整體來說,當前朝鮮半島局勢呈現出一個瓶頸期,正在走向“十字路口”。“實際上,包括美國和朝鮮在內的各方都感覺到過去的朝鮮半島政策需要調整,”他說,“下一步的走向還要取決于美朝兩個當事國,取決于它們做什么樣的決策。”
針對特朗普對朝強硬表態,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10日說,特朗普正試圖用外交手段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他的強硬表態僅表明他對半島核問題的擔憂。
馬蒂斯當天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說,美方在尋求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上以外交手段為主導,并正在取得外交成果。他同時強調,在半島發生戰爭將帶來災難性后果。
(來源:新華社)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