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通過翻譯讓中國文化走出去?

中國對外影響日隆,讓學術界也熱鬧起來。

責任編輯:劉小磊

大衛·霍克思教授為了專心翻譯《紅樓夢》,辭掉了牛津大學的教職。(資料圖/圖)

中國對外影響日隆,讓學術界也熱鬧起來。著名翻譯家、浙江大學教授許鈞先生撰文指出,要通過“文化譯介”,助推中華文化走出去,甚至要改變中譯外被重視不足的問題。確實,目前中國文化還未在海外邁開雙腿,來去自由,而更像坐在輪椅上,上坡的時候尚需有人“助推”一把。但過度依賴“助推”,對中國文化在海外的自足發展,并不一定有利。

中國文化的對外譯介,尚且存在人才不足的瓶頸。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黃友義曾稱,中國真正合格的中譯英人才不足百人。人才的匱乏導致的文化“逆差”一時難以改變(參見中新社記者2008年對黃友義的采訪《中國稀缺“中譯英”人才導致文化“逆差”》http://www.chinanews.com/edu/kong/news/2008/08-07/1338359.shtml)。這是一重現實。另外一重現實,是因為進入門檻低,而今是個高校都有外國語學院,乍一看人才濟濟。國家的各種翻譯、外宣基金,都在體制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