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浪潮涌來,政府監管準備好了嗎?

“滴滴打車的司機們每天都在用手機接單,平時大家也會在開車時接聽電話。那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汽車廠家不設計一個方便放手機的地方呢?”

責任編輯:顧策

(新華社/圖)

“滴滴打車的司機們每天都在用手機接單,平時大家也會在開車時接聽電話。那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汽車廠家不設計一個方便放手機的地方呢?”

2017年8月9日下午,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下稱綜發院)院長、經濟學家樊綱向臺下近千名聽眾提出這個問題后,現場鴉雀無聲。

“很多年前我問過歐洲大眾汽車一位副總裁,他說這跟制度有關。”樊綱解釋道,由于汽車安全管制條例中不允許在車內放置手機等小物件,以避免一旦急剎車時飛出砸傷人。如果汽車廠家設計了手機位,一旦出現傷害事故難免被追究設計責任,“這就是一個幾方利益與責任的劃分問題”。

在這場主題為“新經濟與舊體制:包容與創新”的智庫論壇上,樊綱以這個人們習以為常的例子,提出從共享單車到滴滴打車等一系列新經濟現象背后,傳統的社會經濟管理體制正面臨著諸多“新經濟業態”近乎無所不在的碰撞與挑戰。而這些制度與政策挑戰的核心,正是在新經濟形態下,政府、企業與公民“多方利益與責任”如何“重塑邊界”的問題。

“彈性勞動力市場”與“地租轉移”

綜發院智庫研究信息部部長鄭宇劼在論壇上指出,對于新經濟推動經濟增長有兩個重要判斷指標:一是有沒有帶來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二是有沒有帶來大規模的消費升級。

按這兩個指標來看,被戲稱為當代中國“新四大發明”的高鐵、網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