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京記】中國影視哪里強,潮白河畔找大廠

Chris Bremble又“跑出”北京了。

這個美國人來中國已經15年了,在北京創立了亞洲頂尖電影視效動畫公司Base FX,三度獲得艾美獎,并在無錫、廈門也設立制作基地。去年,他再次審視全盤布局,把目光投向了大廠。

大廠是哪里?

北京以東,大廠回族自治縣隸屬河北廊坊,與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隔潮白河相望。

Chris毫不掩飾自己的遠見。2006年,好萊塢事業紅火之際,他來中國開啟視覺特效事業,Chris跟他的朋友說“我在中國看到了影視行業的未來”?,F在,他也看到了大廠的未來。

大廠影視小鎮的吉祥物——牛導。

最后一公里

Base FX 的血液里有著天然的培訓基因,早期的員工都是教師出身。“中國整個特效行業的發展非常迅速,我們有足夠的自信為將來培養出人才,其實不只是為了自己培養,也是為其他的公司,也是為了整個世界。” Chris鼓勵年輕人走進Base FX,再走出去。Base FX 把大廠定義為培訓基地,專注于創意團隊培訓,初步能容納100個培訓生、18個全職員工。

2017年7月, Base FX 開辦的倍視學院培訓班在大廠影視小鎮低調開班。這家受到好萊塢認可的影視技術公司或許會為大廠的發展速度加上“特效”。

大廠很早就被定下文化產業的方向,但具體怎么規劃,花了很長時間。2007年,華夏幸福啟動大廠產業新城的開發與運營。“我們訪談了中國電影圈、電視圈上百個企業,約訪了政府,才根據這邊發展的訴求和當地的特點,逐漸地做出了幾期的規劃。”華夏幸福文創行業負責人、大廠影視小鎮負責人李穎說。

在做大廠影視小鎮前,設計者們研究產業鏈條,結果發現中國電影人才嚴重缺失,專業的人太少了,很多人都是抱著一腔熱血投入行業。曾在迪士尼工作過的李穎說,“海外拍攝團隊來中國拍攝,感受到了地大物博,但電影工業沒人,專業沒有、技能沒有、工程師沒有、攝影、攝像都離國際大片水準有差距。所以一個影視小鎮不能只做攝制,還要為這個產業做更前端的事。”最終大廠影視小鎮確定了“人才孵化+產業基地”的雙輪驅動模式。

大廠影視小鎮鳥瞰圖。大廠影視小鎮被媒體評為“2016中國最具文化價值特色小鎮”。

人才孵化并不是重復教育資源,和戲劇學院、電影學院不同,大廠影視小鎮的人才孵化專注“最后一公里”,從學校到入行的最后一公里實踐實用課程。

大廠是好萊塢導師對中國的第一印象

大廠影視小鎮是國內首個以小鎮方式打造的影視社區,整個小鎮都是歐式建筑風格,設有環形跑步道,內部建有影視公園。這樣的景觀和建筑設計,其實是為了方便劇組取景,讓小鎮本身也能“入鏡”。

《挑戰者聯盟》在大廠影視小鎮的拍攝現場。

“生態”是大廠的標簽之一。大廠自有大規模的水體和綠地,所以華夏幸福在規劃上因地制宜,賦予大廠生態系統多樣功能。截止2016年底,大廠產業新城累計完工景觀有56個,面積近300萬平方米,還有55公里自行車環線、124公里濱水酷跑環線等。

6月上旬,羅家英來大廠影視小鎮拍戲,同樣在香港當老師的他對這里的環境也贊不絕口,他感慨:能來這邊上學的學生,是非常幸福的。

創世紀影視教育是小鎮的第一家企業,當時還參與了樓體設計。“樓梯怎么設計、每個房間的功能是什么,都是我一筆一筆畫出來的。”創世紀影視教育的董事長陳潔坐在自己設計的辦公樓里,回憶樓體動工的時間,2014年3月,當時,影視人才“最后一公里”培養計劃的念頭在她腦子里已經放了10年,直到遇見李穎,兩人暢談了三天,最終拍板落戶大廠。因為是封閉式教學,所以大廠離北京不遠且成本低的優勢非常明顯。

創世紀影視教育目前主要開設有表演、導演、編劇和制片等影視培訓課程,每個專業有2-3名好萊塢導師授課,并配備翻譯。

在6月份剛結束的編劇專業課程上,三名好萊塢導師第一次來華。大廠是他們對中國的第一印象,他們沒想到中國有這么好的校園,學員的基礎知識和勤奮也讓他們吃驚。課程結束后,每位學生都給老師寫了一篇學后感,導師讀后竟然哭了。這讓陳潔備感意外。

來自好萊塢的導師在給2017首屆編劇班的學生們上課。

最后一天,好萊塢導師和陳潔吃飯時,叮囑她:一定要給這些學生機會,一定要讓他們的作品能夠落地。事實上,創世紀影視教育“前院后廠”的模式,完全不愁人才輸出的問題。好的編劇人才,會被陳潔簽入公司,公司幫助他把作品賣掉,甚至為他成立工作室。

2016年9月,河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駐廊坊北三縣辦事處,落戶大廠影視小鎮。這意味著企業與審批機構溝通方便,影視項目的行政審批手續被簡化、效率獲極大提高。“原來一個劇本立項要跑幾個窗口,現在是一個窗口里有多個部門,一次全解決了!后面的版權登記保護也在這里完成。”李穎覺得天助自助者,“你真心想做好一件事,總會有人來幫你”。

截止目前,大廠影視小鎮已簽約超過70家全球領先的影視文創企業,簽約落地投資額超過100億元。入駐大廠影視小鎮的企業都是經過了數輪篩選,覆蓋影視行業全產業鏈,從而實現搭建創新型影視生態平臺的目標。2016年12月,一支規模10個億的“京津冀華夏冀財大廠影視產業發展基金”成立,推動融合大廠影視產業的專業優勢和多方資本的金融資源,建立影視文化產業及其關聯產業的長效引導機制。

以前很難的事,在這里很容易就解決了

有些學生甚至沒畢業,就來大廠學藝,接受“鍛造”了。

徐語呈從小在放映機前長大,所以他自記事起就想當導演。在長春上大學的他原本計劃畢業后去北京尋求發展。結果去年導師的一句話改變了他人生的軌跡。

老師說:2016年是VR元年,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去試著學學。

于是今年春節后,大四的徐語呈就來到了覺拾壹,這是一家以VR人才培養和項目制作為重點的影視公司,去年落戶大廠影視小鎮。

徐語呈看好VR的發展前景,他覺得“多學一點,總沒有壞處”。萬一VR真的火爆起來,他可能就是投入這個產業比較靠前的一批力量。

覺拾壹的VR課程分為VR的空間可視化、VR影視和動畫三個方向,每個班不超過20個學員。徐語呈學了沒多久就發現,大學學的內容太簡單了,以前覺得特別難的事,在這里很容易就被解決了。

學得越多,對這個行業越是敬畏。求學過半的徐語呈吃驚于很多特別好看的鏡頭和特別真實的場景竟然都是假的,用模型做出來的。“明明這個東西是假的,但你根本看不出來是假的”。

一天的課程在晚上9點半結束。但很多學員會自覺練習到凌晨才回宿舍。來了3個月后,徐語呈瘦了10多斤,除了偶爾看看影視小鎮的影棚,他并沒有什么時間到處溜達。

大廠影視小鎮目前有6個頂尖的電影棚、3個國際領先的4K高清電視演播廳,以及3個制景車間?!稓g樂喜劇人》、《高能少年團》、《阿修羅》等綜藝節目和電影都在這里完成拍攝。

《歡樂喜劇人》的拍攝現場。

怎么滿足老外的生活,都成了研究課題

大廠的眼光不止放在了國內。影視小鎮的硬件設施都是以世界頂尖標準設計的,這是海內外、影視項目落在大廠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Base FX,美國相對論等教育機構也都完成了簽約合作。

Chris半開玩笑地說,“我希望大廠將來可以有蘋果商店和星巴克。因為我們之前所有辦公室都離星巴克和蘋果商店只隔一條街。”

在美國生活多年的李穎特別理解Chris,她自己也是沒有咖啡不能活的人。“怎么滿足老外的生活,我們都當成一個研究課題了。”

“我們有一個小組,專門研究外國人在中國的生活習慣。除了飲食需求,還有生活、健身、孩子未來的生活等。”在項目規劃階段,李穎甚至研究過“這個園區有幾種類型的人”,最后從12種類型縮減到7種核心類型,所以園區是根據這7類人的生活環境和行為方式進行設計的。

雖然大廠目前還沒有星巴克,但咖啡簡餐即將在今年8月開業,未來還會有紅酒吧。很多人選擇在大廠工作,因為這里充滿機會。

“這個地方我自己待著挺舒服的”

今年的5月22日,大雨過后的北京出現了絕美晚霞,瞬間刷爆朋友圈。鄒沐時也發了,畫面里明明是同樣的晚霞,但卻是北京少有的景致:人和建筑和環境之間,有了更多空間。

在大廠產業新城拍到的5月22日“著名”晚霞(鄒沐時供圖)

照片是他在大廠創新中心I-PARK樓頂拍的。今年3月1日,鄒沐時把北京中視觀瀾廣告有限公司搬到了大廠。

鄒沐時曾是央視導演,辭職后與人合伙創辦中視觀瀾,提供欄目策劃、視頻拍攝、樣片制作等服務。5年前,鄒沐時還在央視上班,卻轉身在大廠買了房——萊茵佳苑小區。家門口坐817路公交去臺里上班要1個半小時,但他上車就睡,反倒不覺奔波。

回想起5年前的大廠,鄒沐時笑了,指了指腳下所在的創新中心I-PARK,“以前我們家方圓5公里以內沒有二層以上的民宅建筑,前后都是苞米地和麥田——如果有二層以上建筑,那都是工廠。”

大廠創新中心(I-PARK)已經正式開園,現在重點吸引以高新技術、“大智移云”為核心的科技服務平臺和科技創新企業。

鄒沐時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大廠的房子主要是用來睡覺的,生活變得簡單和便宜。“小區有個小面館,一碗削面7塊錢,比北京生活費用低很多。”

由于北京影視產業東擴,鄒沐時一路向東看了很多創業場地。最后選擇太庫大廠孵化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太庫的配套好、環境佳。

在大廠住了5年的鄒沐時見證了大廠的變化,但他并不知道華夏幸福是太庫科技的戰略合作伙伴。前者能確保太庫在幫助創業者進行產業化落地的過程中更順利、更高效,真正實現“加速”。

太庫(大廠)孵化器的一樓大廳。

他到太庫5個月,已經有不少朋友打聽大廠的創業條件了。鄒沐時一概回復:這個地方我自己待著挺舒服的,如果你們想了解,我建議你們自己過來。

創新中心I-PARK所處的大廠產業新城距離北京國貿30公里,鄒沐時告訴朋友:不愿意開車就坐到潞城(北京地鐵6號線終點站),我去接你們。“開車大概15分鐘,晚上待到11點回北京都來得及。”鄒沐時一臉輕松。

中視觀瀾成為太庫入孵企業之前,鄒沐時和太庫大廠的總經理呂昌宇有過一次談話。當時呂總介紹了太庫大廠的產業布局——文化創意和虛擬現實,并有韓國等國外文創項目來交流、合作、落地,中視觀瀾可以在太庫獲得更多項目資源。這讓鄒沐時很新奇,無論新資源對接還是資本運作,都是“純搞技術、搞創作”的中視觀瀾未曾有的設想。

“我也快出師了,回頭我教你們”

太庫的確是個創業者國度。鄒沐時的團隊加班到深夜,太庫送來了飯菜和水果;中視觀瀾有、招人需求,太庫幫他們去軟件學院招新人、辦技能競賽找牛人。

中視觀瀾需要招人是個常態,因為這行的人員流動大,也因為鄒沐時常常“往外放人”——他帶過很多學生、但兩年后他就把人放走了。因為擔心思維和視野固化,“做出來的東西就會一模一樣”。這些學生散出去后,還能把更多項目帶回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但人員缺口是一直有的。鄒沐時今年入駐大廠后,打算就地培養人才。影視行業有個特點,逢年過節時項目最多,但員工都要回家,人手嚴重短缺。所以他今年從大廠本地招了兩個即將畢業的本科生當學徒,專業不限,他手把手地教。“不學特效,就學剪輯。剪輯很簡單,是熟練工種。影視不完全是藝術,它是工業化的,完全可以用工業化的流程固定下來。”鄒沐時說。

他的教法也很有趣:讓學徒把一條90分鐘的電影按每個鏡頭剪開,去了解大師是怎么剪的,這需要花兩天時間;然后再讓他們把素材重新剪回60分鐘、30分鐘、剪回預告片——故事依然還是這個故事。最后打亂這些鏡頭素材,重新剪輯一個新故事。每做完一步,導演組就會來跟學徒講“這里怎么處理會更好”。

1998年出生的德旭就是鄒沐時的大廠學徒。他在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UI設計,大三時接觸視頻剪輯,“覺得挺好玩”。因為感興趣,所以學得很上心。原本打算畢業后去北京繼續學設計的德旭,現在卻想“多去了解影視行業”。他有兩個在學編導和剪輯的發小,目前讀大一,德旭跟他們說:“等你們畢業以后,我也快出師了,回頭我教你們。”

鄒沐時還有個更大的計劃——做影視行業基礎工種的人才培訓,譬如場工、燈光、攝像等,組建出一個大班底,向“鄰居”大廠影視小鎮輸出專業人員。

十年河東

潮白河東,很多大廠回族自治縣的居民,都能在新城的物業或企業中獲得一份工作,體面、離家近、待遇也不錯。

覺拾壹的員工高敏去年還有很多朋友不知道“大廠在哪兒”,今年,很多同學和朋友來大廠尋找工作機會,“暫時還沒留下的。”高敏說,“你想過來,也得滿足這里的要求。”

大廠的清真牛羊肉非常有名,一度占領京津牛羊肉市場70%以上的份額。每次有客戶來大廠,鄒沐時都會把他們拉去老縣城,“烤羊腿、火鍋,火鍋、烤羊腿,好吃又便宜。”

10年前德旭總跟朋友去潮白河五環公園打球?,F在他工作的創新大廈I-PARK離球場更近了,公園被修葺一新,改名為“幸福五環公園”。

布局成五環狀的“幸福五環公園”在去年被評為“美麗河北·最美文化廣場”之一。

如果說大廠產業新城是一個產品,那么設計者和建設者們從生產、生活、生態三個方面,都花了很多精力去完善這個產品。“當新城與周邊無法形成互動時,就是海洋里的一座孤島。何談運營?”大廠影視小鎮負責人李穎語速很快,但篤定從容。

十年,對于大廠而言只是一個開始,這座新城從誕生初就是一個規劃好的產品,而更加完善的配套設施,都在根據時間點逐步推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