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家進:構建多層次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呂家進
近4萬個網點幾乎覆蓋中國所有縣域,服務個人客戶超過5億,電子銀行客戶達2億,手機銀行客戶達1.5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堅持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服務“三農”的大型零售銀行戰略定位,致力于為中國經濟轉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戶群體提供服務,致力于為國家經濟建設貢獻力量,已成為中國普惠金融的中流砥柱。
郵儲銀行行長呂家進表示,“普惠金融”是該行一直堅持的理念,要“通過商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除了在小額貸款、小微企業貸款上為大眾提供便利,郵儲銀行還推出了扶貧專屬產品“惠農易貸”,用以緩解貧困地區以及貧困人群的融資難題。
普之城鄉 惠之于民
記者:郵儲銀行成立以來一直高舉“普惠金融”的大旗,能詳細解釋一下這個理念嗎?目前郵儲銀行在這個領域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一下?
呂家進:普惠金融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概念,是聯合國和世界銀行近年來大力推行的一種理念,是指一個能有效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普惠金融,標志著普惠金融發展在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郵儲銀行一直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要求,秉承普惠金融理念,堅持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社區的市場定位,扎根農村、支持小微、貼近社區,積極探索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發展道路,致力于讓金融服務“普之城鄉,惠之于民”。
目前,郵儲銀行構建了發展普惠金融的“三張網”。一是堅守普惠金融,打造“實體運營網”。發展普惠金融,離不開覆蓋城鄉尤其是偏遠地區的網絡渠道體系。郵儲銀行構建了我國網點數量最多、下沉最深、離普惠客群最近的服務網,堅守零售銀行戰略定位,發揮網絡、客戶優勢,做基礎金融服務的提供者、普惠金融的積極踐行者。
二是擁抱信息技術,打造“數字金融網”。數字金融能夠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擴展覆蓋范圍、提升效率,這正是傳統普惠金融面臨的突出難題。郵儲銀行積極利用新技術,持續推進作業自主化、營銷批量化、風控系統化,全面深化普惠金融服務能力。例如在信貸領域,建設“信貸工廠”,采用自動化決策模型,實現業務自動審批,推進貸款流程優化。其中,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普惠金融主體客群推出了“郵E貸”系列產品;支持農商戶“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推出了“掌柜貸”產品。
三是堅持合作共贏,打造“普惠生態網”。普惠金融要實現商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效益最大化,需要包括政府、金融機構和社會各界等共同參與。為此,郵儲銀行致力于打造成為開放、合作、共贏的線上線下協作平臺。經過多年探索,郵儲銀行已經構建了“銀政”“銀企”“銀協”“銀保”“銀擔”五大合作平臺,發揮政府、保險公司、企業協會在客戶篩選、增信、風險分擔等方面的優勢。
通過“三張網”,郵儲銀行初步構建了一個“取款不出村、貸款送上門、理財送下鄉、資金通天下、服務全天候”的多層次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記者:截至2017年3月末,郵儲銀行累計發放小額貸款1800多萬筆、金額1.3萬億元,為大量農戶、商戶和小微企業主解決了經營資金短缺的問題。郵儲銀行采取了哪些舉措,來為客戶提供滿意的金融服務?
呂家進:我們的保障主要分為三方面:機制保障、資源保障、創新保障。在機制保障方面,2016年,郵儲銀行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成立了三農金融事業部,并通過“七個獨立+兩個傾斜”運行機制給予保障,即:相對獨立的組織架構、獨立的財務核算、獨立的經營計劃、獨立的資本管理、獨立的信貸管理、獨立的風險管理、獨立的績效考核和傾斜的資源配置、傾斜的信息科技保障,對服務縣及縣以下地區的農村居民、小微企業等重點普惠客群給予強大的機制保障。目前,三農金融事業部5家一級分行試點工作初顯成效,目前這項改革工作正在全行范圍內穩步推進。
在資源保障方面,我們對小額貸款、小微企業貸款新增規模不設限制,引導行內資源更多投向普惠金融領域。截至2017年3月末,郵儲銀行涉農貸款余額達9851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加2018億元,增幅達26%;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7119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加581億元,增幅為9%。
在創新保障方面,郵儲銀行按照貼近市場、體現特色的方式,持續加大創新支持力度。一方面,建立“互聯網金融創新實驗室”和“信息科技創新實驗室”,加強信息技術與普惠金融產品的融合開發,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效率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建立普惠金融垂直審查審批體系和綠色通道,下放產品創新權限,提升市場創新靈敏度。
創新扶貧專屬產品
記者:“十三五”是我國脫貧攻堅戰略的關鍵階段,在精準扶貧上,郵儲銀行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呂家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也是我們黨作出的莊嚴承諾。郵儲銀行高度重視金融扶貧工作:一方面,我們在三農金融事業部設立了專門的扶貧業務部,來完善金融扶貧工作機制。另一方面,我們以國家級重點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要服務對象,對接國家重點扶貧項目,為參與扶貧項目的貧困戶設計專項信貸產品。其中代表性的一款產品就是惠農易貸,這是金額5萬元以內、期限3年以內、免抵押、免擔保的扶貧小額信貸專屬產品,可以有針對性地對貧困地區以及貧困人群提供相應貸款,緩解其資金困難。通過信貸支持貧困戶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實現脫貧增收,變“輸血”為“造血”。此外,郵儲銀行還專門打造了“郵愛公益平臺”,將公益活動與郵儲銀行經營領域的扶貧措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為扶貧工作作出更大貢獻。
記者:您剛才提到的“郵愛公益平臺”,這是郵儲銀行今年推出的一項重要的公益舉措,能簡單介紹一下嗎?
呂家進:“郵愛公益平臺”于今年3月20日正式運行,改變了以往簡單捐贈、短期幫扶為主的公益模式,首批推出四項舉措——設立“郵愛公益基金”、實施“郵愛成長計劃”、成立“公益志愿者協會”以及設立“郵愛公益日”。其中,“郵愛公益基金”由郵儲銀行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發起,郵儲銀行首期向“郵愛公益基金”捐資500萬元,加上近26萬郵儲銀行員工和社會大眾的捐款,已募資1000多萬元,用于“郵愛自強班”等公益項目,為貧困學生提供教育資金支持。這是我行履行社會責任、支持公益事業的一次積極創新,凝聚著郵儲銀行作為一家大型零售銀行的社會責任和企業擔當。
構建線上線下“三個銀行”
記者:“互聯網+”是傳統銀行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目前郵儲銀行在互聯網金融上取得了哪些進展?
呂家進: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我們正在加快構建線上線下“三個銀行”。這“三個銀行”是指:開放協作的平臺銀行、“體驗+智能”的智慧銀行和平等共享的普惠銀行。同時,郵儲銀行順應國家“互聯網+”的戰略部署,創新推出了“互聯網金融+消費”、“互聯網金融+農村電商”、“互聯網金融+跨境電商”等“互聯網金融+”新模式。例如,我們面向電商客戶推出了“商樂貸”,支持郵政農村電商發展推出了“掌柜貸”,面向天貓購車客戶推出了“車秒貸”,針對我行房貸客戶推出了“郵家貸”,基于跨境電商企業也即將推出“保稅e融”等網貸產品,去不斷豐富郵儲銀行互聯網金融數字化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