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村,傾聽“大神” 一個樂迷的韋爾比耶音樂節
格里高利·索科洛夫鋼琴獨奏會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古典音樂迷最心馳神往的現場演出,沒有之一。
責任編輯:李宏宇 實習生 陳瑞迪 來雨桐
演出開始前,聽眾們在音樂廳外寒暄、小飲。韋爾比耶的夏季陰晴不定,有時晚間演出中場休息時可以看到“日照金山”的景象。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17日《南方周末》)
格里高利·索科洛夫鋼琴獨奏會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古典音樂迷最心馳神往的現場演出,沒有之一。
莫扎特照了哈哈鏡
音樂廳設在半山上,一座現代風格的小教堂。橢圓結構,祭壇部分改成舞臺,有個圓形天窗,像一座小型羅馬萬神殿,木質天花板又很阿爾卑斯。晚八點,太陽還未落山,聽眾都已入席,鋼琴家即將登臺,空氣里滿是期待。
格里高利·索科洛夫鋼琴獨奏會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古典音樂迷最心馳神往的現場演出,沒有之一。出道于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索科洛夫現年67歲,甚少公開露面,偶爾在家鄉圣彼得堡和少數歐洲城市開獨奏會,永遠一票難求。
據說他不喜飛行,又傳說他為抗議英國入境口岸要求俄羅斯旅客按指印而取消英國演出。冷戰中到過美國,如今不再去。北京的國家大劇院建成近十年來,世界頂尖樂團、指揮家和獨奏家一輪又一輪來走碼頭,索科洛夫不在其列。他拒絕彈協奏曲,不肯與他人合演室內樂,只愿意獨奏。也極少出唱片,公開發行的少數唱片往往是演出現場錄音。2016年德意志唱片公司出版了他多年來唯一的專輯,樂迷如獲至寶,卻發現那是2008年薩爾茨堡獨奏會錄音,8年后才獲準問世。
資深樂迷(包括越來越多的中國樂迷)心目中索科洛夫的江湖地位絕對是“大神”級。據說近幾年,每到4月1日網上就會有人放話出來預告索科洛夫的“訪華演出”。三年前我還在一份中國報紙上看到一位著名樂評家寫文章稱“索科洛夫已去世”——不斷有謠言,說明他是一個話題人物。
我們一進場就發現異樣:燈光極暗,座位號幾乎看不見,想必是按鋼琴家癖好特意調暗的,使教堂更像一座神殿。上半場莫扎特下半場貝多芬,一看節目表就極為佩服“策展”水平:莫扎特部分,從作品K545號奏鳴曲開始,欺騙性的“初學者難度”,調性是天真無邪的C大調,但下一首幻想曲(作品K475號)馬上墮入暗黑的c小調,最后以c小調奏鳴曲(作品K457號)結束這一單元。索科洛夫不但對技術、對樂器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