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后重建的七個重大問題
如果一個人從銀行貸款買了10套房子,全震塌了,這個債是不是應該全部核銷?如果一家人全部遇難了,但他們在銀行還有50萬元存款,應該算誰的?……
責任編輯:鄧瑾
四川地震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次面對的深度和大規模的災難,對其進行總結和反思并借此建立起一整套對于自然和公共災害的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可能是對此次災難受害者最大的慰藉,亦是一種對賑災最具有價值的貢獻
■如果一個人從銀行貸款買了10套房子,全震塌了,這個債是不是應該全部核銷?如果一家人全部遇難了,但他們在銀行還有50萬元存款,應該算誰的?
■地震中毀損的房子,買了保險的固然由保險公司來賠付,沒買保險的如果就能核銷(房貸),以后保險業如何發展?
■捐款是與財政救助一起進入政府的行政運用中,還是該充分利用當前的金融機構如基金管理公司進行公開透明的運用?
■國企及國有控股公司的捐款實際上是財政收入的轉移支付,類似于提前將財政資金轉移到受災地區和群眾。既然如此,那國有企業捐贈的決策權應該是在企業老板還是國家財政部手中?
從古到今,中國發生過很多災難,有些是自然的,有些是人為的。這些災難過去后,一部分被掩蓋了,一部分被忘卻了,什么都沒留下。
這次四川地震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次面對的深度和大規模的災難,對其進行總結和反思并借此建立起一整套對于自然和公共災害的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可能是對此次災難受害者最大的慰藉,亦是一種對賑災最具有價值的貢獻。
在廢墟上進行城市與制度的重建面臨著一系列問題,盡管也許無法給出答案,但將重要的問題在混亂之中梳理清晰,對于未來的深入討論與制定政策同樣大有裨益。
一、金融業的技術性問題
金融支持是分幾個層次去做的,需要在這個框架下去把握金融機構的作用和它全方面的功能,提出一套完整的東西。
一些技術性問題將迫切需要解決。金融資產—&mdas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