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進兩岸實質和解
判斷一個政治人物的標準,我認為主要是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說了什么。在兩岸間最具實質意義的關鍵問題,就是“一個中國”。從這一點上看,馬英九任何時候都沒有動搖過。
責任編輯:戴志勇
有句俗話叫“要得好,大敬小”,大陸可以為化解兩岸僵局、重建政治互信承擔更多的責任。
■如何清醒地判斷馬英九基本政治態度——在兩岸間最具實質意義的“一個中國”問題上,馬英九沒有動搖過。
■如何務實地處理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個案處理臺灣“入衛”關切,可以挫敗“臺獨”分子利用WHO的政治陰謀,成為兩岸破冰的重大契機。
■如何積極地推動兩岸經貿交流與人員往來——通過海協會與?;鶗@個主管道,邀請兩岸財經界重要人士建立一個對策研究小組,就各種經貿議題進行協商談判并達成協議。
■如何誠懇地進行兩岸和平談判——大陸應歡迎馬英九在時機成熟時到訪,面對面溝通大陸對和平統一的制度性設計。
臺灣在5月20日完成政權交接,兩岸關系進入一個相對平穩和良性互動的新階段?,F在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問題包括:如何清醒地判斷馬英九基本政治態度;如何務實地處理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如何靈活地對待臺灣23個“邦交國”;如何積極地推動兩岸經貿交流與人員往來;如何誠懇地進行兩岸和平談判。
馬英九上臺符合全體中國人利益
近來批評馬英九的意見很多,起因是他在選前選后制造了許多選舉語言。如臺灣的前途由臺灣人民決定;“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是臺灣主流民意;和談必須先撤“飛彈”;以及在西藏、“六四”、就職前要求訪美等問題上的表態。
特別是在馬英九主導下,臺聯黨的賴幸媛被提名出任“陸委會主委”,更引起了各方面強烈反應。有人指出馬英九本人一直倡導“與臺灣連結”的理念,甚至有一種極端的觀點,認為馬英九是更加狡猾、陰險的“臺獨”。
判斷一個政治人物的標準,我認為主要是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說了什么,也可以理解為要重點關注實質問題。在兩岸間最具實質意義的關鍵問題,就是“一個中國”。從這一點上看,馬英九任何時候都沒有動搖過。他始終強調自己當選的是“中華民國的總統”,或者是“中華民國在臺灣的總統”。“一個中國”是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在這個框架內,兩岸關系是一個國家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