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兼治拔窮根 恒大開創精準扶貧新模式

“去年種植辣椒3畝,共收入一萬三千多元。以前種包谷(玉米),一畝地最多有一千元收入?,F在種辣椒,按去年的市場價,一畝收入4500元,是種玉米的4.5倍,與種玉米花的時間差不多。”貴州省大方縣東關鄉金坪村村民黃艷滿臉喜悅地說。

黃艷,女,彝族,1980年出生,小學文化。曾去貴陽打工幾年,后來認識了六龍鎮大梁子村后寨組村民陳國勇,兩人相戀并于2007年喜結連理。2009年,丈夫陳國勇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疼得厲害,而且行動不便。黃艷帶著丈夫四處求醫,花光了僅有的積蓄。2014年,其婆婆又得了間歇性精神病,一發病,不跟人說話,還會一聲不響就到處亂跑。黃艷既要照顧丈夫與婆婆,還要維持這個家的生計,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恒大投資建設的22個蔬菜育苗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圖為育苗中心內自動噴灌系統

2016年,這一切有了轉變。

這一年,恒大集團在六龍鎮大梁子村建設了蔬菜育苗中心,大梁子村成立了宏宇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牽頭帶領精準扶貧戶發展產業,同時,優先吸收貧困戶在合作社務工,每天給70元的務工費。合作社有活時,黃艷等人都會主動去做,一是有收入,二是可以學技術。

黃艷的故事,就是貴州省大方縣在恒大幫扶下8萬人初步脫貧大圖景的典型一幕。

企業包縣,整體扶貧

在全國政協支持鼓勵下,恒大集團從2015年12月1日開始結對幫扶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決定在三年內無償投入30億元,通過產業扶貧、搬遷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等一攬子綜合措施,確保到2018年底實現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恒大這種“企業包縣,整體脫貧”的舉措,是社會扶貧的新嘗試。貴州省扶貧辦認為恒大的做法“投入之多、力度之大,在我國社會扶貧史上前所未有”。今年7月5日,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司長曲天軍表示,恒大是民營企業社會扶貧方面的代表。

為了履行結對幫扶的承諾,2015年12月,恒大正式成立了扶貧辦公室。后來的大方扶貧有限公司與扶貧辦是同一套人馬,另設一個公司的目的是讓援建資金的使用更加透明。

目前,恒大集團援建大方的資金已到位20億元,整市幫扶畢節資金已到位20億,這40億元扶貧資金都是直接捐到貴州省扶貧基金會,再由貴州省扶貧基金會支出援建項目費用,委托和監督大方扶貧公司承擔建設工作。

必須說明的是,這40億公益基金資金完全用于扶貧項目的建設。為了便于區分賬目,恒大又單獨成立了恒大大方扶貧管理有限公司,專門用來管理恒大派出的扶貧隊員,而恒大集團派駐在大方287人的工資、福利、工作經費、車輛購置與運行使用等費用,則由恒大集團內部支款。

為打贏這場整市幫扶畢節的脫貧攻堅戰,恒大集團從全集團系統選拔了321名扶貧干部和1500名扶貧隊員,與大方原有287人的扶貧團隊組成2108人的扶貧隊伍,派駐到各縣、鄉、村,與當地干部群眾一起開展脫貧攻堅會戰。截至2017年7月,一年零八個月時間內,103個重點扶貧項目全部竣工,各項精準扶貧措施已覆蓋80%的貧困人口,已幫扶 8.05萬人初步脫貧。大方扶貧取得了精準扶貧的階段性成果。

恒大投資7億已建成50個恒大新村和1個縣城扶貧安置區—奢香古鎮易地搬遷項目,安置3500戶、14000人。圖為奢香古鎮全貌-

走村入戶,精準施策

恒大的扶貧隊員進駐大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自帶干糧與當地干部一起翻山越嶺,走村入戶,對大方縣各鄉各鎮各村的貧困戶進行入戶調查。深入烏蒙山區扶貧第一線的實地訪貧、精準調查,為大方縣的貧困戶們找準了貧困的根由,也為接下來的精準扶貧施策綢繆。

入戶調查本身也有一套基本流程:入戶調查,先要拍攝貧困戶的通組路和房屋;其次了解貧困戶建檔立卡的基本信息,并進行登記,進入屋內調查貧困群眾所說是否屬實,每走到一戶貧困戶家,都要仔細了解家庭成員信息、身體狀況、是否有勞動力、致貧原因等情況;然后給貧困戶講解政府的幫扶政策和恒大的幫扶措施,問他們發展大棚蔬菜、肉牛養殖、經果林等產業的意愿,結合貧困戶實際情況、能力與意愿來發展產業幫助他們脫貧。

入戶調查,在精準掌握貧困戶的情況與愿望之后,就進入了根據調查結果精準施策階段。有勞動力,滿足條件的可實施產業幫扶,想創業的進行創業幫扶、還在讀書的進行教育幫扶、對沒有勞動力的兜底保障……

“輸血”有用:兜底與騰挪

恒大目前已經推出了完善的六大精準扶貧舉措: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吸納就業扶貧、貧困家庭創業扶貧與特困群體生活保障扶貧,“輸血”與“造血”并舉,幫扶貧困群眾“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早日脫貧奔小康。

對于如何扶貧,一直以來都有是“授人以魚”還是“授人以漁”、是“輸血”還是“造血”兩條路徑的持續討論。恒大在實施精準扶貧過程中,發現這兩條路徑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在適當的條件下,兩者可以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當然,扶貧的目標及主要手段應該是“授人以漁”或“造血”,讓貧困群眾具備自我生存致富的能力,但“授人以魚”或“輸血”作為必要的輔助手段也不能偏廢,恒大在扶貧實踐中探索出了兩點實際理由。

第一,“輸血”的兜底功能:可以對失能或暫時不具備謀生能力的貧困群眾進行兜底。誰也不想受窮,誰都知道富裕生活好,但總有一些人暫時不具備謀生能力或因為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失去謀生能力,從而生活陷于貧困。對此,恒大推出了特困群體生活保障扶貧。這種扶貧舉措事實上是對恒大精準扶貧一攬子策略的總兜底與總保險,其他扶貧舉措暫時使不上力或不足以兜住,特困群體生活保障扶貧就為該群體提供了較好的基本生活保障。

就特困群體生活保障扶貧而言,截至目前,恒大已無償投入3億元,在當地建設1所慈善醫院、1所養老院、1所兒童福利院。又設立2億元的“恒大大方慈善基金”,為孤寡老人養老就醫、困境兒童生活學習和貧困家庭就醫提供補助。另外,恒大還為14140名特困人群每人購買一份固定收益的商業保險,補足當地低保標準與脫貧標準之間的差額,實現直接脫貧。最后,還組織恒大集團員工“一對一”結對幫扶全縣農村貧困家庭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和孤兒4993人。

第二,“輸血”的救急與騰挪功能:可以對脫貧欲望強烈但生存環境惡劣、生產能力低下的貧困群眾拉一把、送一程,讓其獲得適宜的生產生活環境與空間,幫扶和促進這類貧困人口通過自己的努力摘掉“貧困帽”。

大方烏蒙山區“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現象很突出。針對住在深山老林里面,路不通、水不通、電不通,房子不遮風、不擋雨的貧困群體,恒大實施了易地搬遷扶貧措施。恒大結合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無償投入7億元,已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50個恒大新村和1個民族風情小鎮奢香古鎮,安置3500戶、14000人。

當然,將住在大山深處的貧困群眾搬出來,住上“小洋樓”,只是精準扶貧的起點。易地搬遷扶貧必須有產業扶貧等其他舉措來支撐,才能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能致富。恒大的做法是:給每個搬入恒大新村的貧困戶配建兩棟蔬菜大棚,同時配備肉牛養殖、鄉村旅游等作為“第二產業”。

目前恒大已吸納三批共13331人到引進的上下游企業、恒大下屬企業及戰略合作伙伴就業。圖為一批進入恒大戰略合作伙伴就業的大方年輕人

“造血”是目標與主要手段

恒大的其余四大扶貧措施:產業扶貧、吸納就業扶貧、貧困家庭創業扶貧與教育扶貧,全是以直接培植、增進造血功能為宗旨,全是實打實干的扶貧正招。“造血”是恒大扶貧的目標和主要手段。對失去謀生能力的,恒大通過特困群體生活保障扶貧進行兜底,對脫貧欲望強烈但能力不足或遇到困難的,恒大有針對性地幫助其換窮業,樂新業,從根本上提高脫貧致富能力。

周光輝一家住在大方縣的山區中。在我國煤炭工業的黃金十年里,他的父親也和當地很多村民一樣在一家煤礦工作,收入不錯,全家人過著衣食無憂,較為寬裕的生活。但隨著我國煤礦工業逐漸衰落,煤礦經營難以為繼關門停業,而就在此時,周光輝的父親卻查出了煤肺病。周光輝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也沒能把父親從閻王手里搶回來。隨后周光輝做礦產生意,但因種種原因,不但沒賺著錢還欠了外債,母親還因摔傷就醫花了不少錢。恒大進駐大方實施異地搬遷扶貧舉措后,周光輝被選為了易地搬遷扶貧的對象。

目前已入住恒大37村的周光輝,由于為人老實肯干,還成為了務工貧困戶的領頭人,“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還要謝謝恒大的無私幫助,讓我有了屬于自己的家。我們不是那種好吃懶做的人,新村里又配了這么好的工作,我一定爭取早日脫貧,不給國家添麻煩!”這種對自己、對家庭負責,愿奮斗肯努力的態度,正是貧困群眾實現脫貧的內在動力和精神內核。對于這樣的貧困群眾來說,恒大的系列幫扶舉措的現實意義就尤為凸顯。

第一,在恒大看來,因地制宜的產業扶貧,是實現永久脫貧的基礎。扶貧攻堅的核心在于產業支撐。恒大結合當地實際,發展蔬菜、肉牛、中藥材和經果林等特色產業,為每個貧困戶配備至少兩個產業項目,并引進上下游龍頭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基地”的幫扶模式,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經營,幫扶貧困人口就地脫貧。恒大投入9億元,因地制宜建設依托合作社運營的產業基地。目前,已建設428個蔬菜、肉牛、中藥材和經果林基地,引進43家農牧業上下游龍頭企業;還設立了1億元產業扶貧貸款擔?;?,擔??傤~10億元,已為316個專業合作社發放貸款4.3億元。

黃艷就是產業扶貧千千萬萬受惠者中的一員。2016年她參加了恒大集團幫扶大方縣10萬農民實用技術大培訓,還實地參觀考察了火烽丫蔬菜示范基地,全面了解現代化的耕作模式后,深深地被觸動,回來后決定跟著合作社種植辣椒,一邊學技術,一邊掙錢,生活有了盼頭,日子也越過越好。

第二,吸納就業扶貧,是見效最快的脫貧方式,“一人就業,全家脫貧”。針對困難家庭實際情況,恒大組織職業技能培訓,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到上下游企業、恒大下屬企業及戰略合作伙伴就業。目前已吸納就業13331人,就業人員年人均工資4.2萬元。

第三,創業扶貧,是脫貧致富最有效的路徑之一。為鼓勵支持貧困戶創業,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恒大設立3億元的“恒大大方貧困家庭創業基金”,三年內分期分批以貼息和獎補等形式鼓勵貧困家庭創業,幫助3萬人脫貧致富。目前已扶持貧困戶13302戶,發放資金5290萬。

第四,教育扶貧,是拔除窮根的關鍵。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教育本質上是人力資源投資。為了讓貧窮不傳遞到下一代,提升下一代的知識技能是當務之急,也是治本之策。

恒大已無償投入5億元,通過建學校、強師資、設基金,全方位補足當地教育資源短板。已建設11所小學、13所幼兒園、1所完全中學和1所職業技術學院,10所學校今年春季已開學,其余16所秋季開學投入使用。另外,與清華大學合作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目前遠程教學平臺已投入使用,已培訓340名教師及管理干部。設立的恒大大方教育獎勵基金,已獎勵資助200名偏遠山區優秀教師、300名貧困家庭優秀學生。

恒大的系列扶貧舉措,借助了其自身懂經營、懂市場的優勢,以企業化、市場化的運作手段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引進上下游企業提高項目的市場生存能力與發展的可持續性,調整了當地經濟結構,從根本上拔除了大方的“窮”根。恒大結對幫扶的系列舉措可謂高效精準,把每一分扶貧款項都有所作為,花在刀刃上,把每一分錢都盡量轉化為貧困群眾的脫貧造血能力、脫貧致富能力與持續發展能力,這是恒大企業扶貧模式的核心與精髓。

恒大模式的中國意義

黃艷種植辣椒有了收入,不忘帶領其他村民發家致富。“黃艷人勤快,村里辦紅白喜事常去幫忙。她利用與村民一起做事或空閑時間,為大家算細賬,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大家講述自家種植辣椒的經歷,對比種辣椒與包谷收入差別。因為是身邊真真實實的事情,大家都相信,都愿意種辣椒。”村民蘇勤早微笑著對筆者說。

黃艷的脫貧產生了示范效應,恒大在大方扶貧的過程中探索出了一條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扶貧路子。2017年5月開始,恒大集團將扶貧范圍從大方縣擴大到整個畢節市,再捐資80億元幫扶畢節市整體脫貧,到2020年幫扶全市92.43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7月3日,貴州省扶貧基金會已收到第一筆捐款20億元。同時,恒大集團又從全系統抽調321名干部和1500名扶貧隊員增援扶貧前線,加上第一批大方的287名扶貧團隊,共計2108人助力畢節脫貧攻堅。

恒大的精準扶貧模式,以“造血”、增強和提高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發展能力為扶貧的根本目標和主要手段,以適當“輸血”提供兜底保障與生活空間為扶貧輔助手段,走出了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市場化、項目化運作的新路,通過出人才、出思路、出管理、出技術的方式,全方位提升和加強了大方縣乃至畢節整市6縣3區的扶貧攻堅成效。恒大的精準扶貧模式,是我國公益慈善“社會企業”模式在扶貧事業上的最新應用,也為眼下如火如荼的脫貧攻堅戰提供了一套有理論、有實踐、有成效的模范樣本。

作為一家成功的民營企業,恒大成長于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又在壯大之時主動回饋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讓千千萬萬的黃艷燃起了希望,勇敢創造幸福生活,顯示了我國民營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諾與擔當。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