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捧打殺 震后“捐款門”始末
震后兩周,民眾對死難同胞的悲憫情演變為企業的巨大壓力,捐贈較少、行動較慢的企業遭到網民激烈攻擊。
責任編輯:吳傳震
震后兩周,中國普通民眾對死難同胞的悲憫之情演變為企業界頭頂的巨大壓力,許多捐贈較少、行動較慢的企業遭到網民激烈的攻擊。
中國現代化百年進程行至今日,大部分民眾的產權觀念依舊淡漠,無法理解恪守西方商業倫理的跨國和本土精英們的行為,也不愿尊重全球化時代的商業游戲規則。這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表現,而是中國和西方價值觀沖突的體現。
跨國公司進入新中國30年來,盡管已經深深融入中國經濟,對中國市場的認識、中國人消費習慣的把握有了豐富的經驗,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還遠遠不夠。
5月27日下午兩點,商務部研究院二樓那間可容納百人的會議室里,座無虛席。
諾基亞、寶潔、雀巢、西門子、IBM、現代汽車、百勝、阿斯利康……這些知名跨國企業的政府與公共事務總監、公關總監甚至副總裁同時出現在會場。
在主管官員一個簡短的開場白之后,一些外企代表開始激動地上臺發言,他們憤怒地向商務部的領導訴說自己企業的苦衷和委屈,所有發言都對最近廣泛流傳的“國際鐵公雞排行榜”表示嚴重不滿。
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后,許多外資企業的品牌形象也發生了“大地震”。一些沒有及時捐款的外企遭到網絡輿論的強烈抨擊,它們的產品也遭到了消費者的抵制。地震一周后,一個“國際鐵公雞排行榜”的短信廣為流傳,將對跨國企業的攻擊推上頂峰。
“鐵公雞”之一的快餐企業肯德基在四川地區的許多分店被圍攻開不了業,沒被評為“鐵公雞”的雀巢也受到牽連,它在地震第二天運往四川的1萬箱食品被網民罵成“我們不稀罕的鳥糞”。
在會場上,外資企業們再次要求商務部為它們“正名”。5天前的5月22日,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已經替外資企業澄清,指出多數上榜的跨國公司捐款都超過了1000萬元,“鐵公雞”的說法不符合事實。
然而,民意仍然洶涌不止,劫富濟貧的“網絡好漢們”對“鐵公雞們”的初期表現不太滿意。因為在5月14日“鐵公雞榜”剛出現之后,許多“鐵公雞”第一筆捐款額都還未超過500萬元,在網民們看來,“鐵公雞”捐足1000萬元才算對得起災區人民。
在汶川這場震慟中國的巨大災難發生之后,儒家文化中重義輕利的價值觀念得以彰顯,中國本土企業紛紛以巨額捐助踐行“兼濟天下”的傳統觀念。相比之下,恪守西方商業倫理的跨國企業們卻難以理解這種行為,更忽略了這股力量的強大。
同樣忽略了這一點的,還有至今未被部分民眾原諒的王石和萬科。當然,更多的國產品牌在這場碰撞中獲得了公眾的空前追捧,捐款1億元的涼茶飲料王老吉一夜之間人盡皆知。
現在,跨國公司們能做的,只能是不停地向公眾告知、向“父母官”訴苦。
斗“雞”大會
“在中國發大財而又不捐款的國際鐵公雞排行榜: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諾基亞、LV、大金、寶潔、摩托羅拉。如果你有良心,共同抵制,相互轉發!”這是廣為流傳的鐵公雞排行榜的其中一個版本。5月19日,許多中國人都收到了這條短信。“鐵公雞排行榜”的版本幾經更替,最初的帖子現已無從查找。南方周末記者通過搜索引擎發現,最早的榜單出現于 5月 14日一個名叫PHPWindBoard的技術論壇中,肯德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