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中國(080522-080528)

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原本是心浮氣躁的社會心態突然變得如此地沉靜;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人們在哀傷、同情、關懷和互助之中,不知不覺地使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洗滌和撫慰。

責任編輯:史哲

◆重塑中國民族性格的集體記憶
新加坡 《聯合早報》,5月23日,作者:杜平


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開端,近六十年來,從人民公社、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反右運動、文化大革命,一直到唐山大地震……所有這些重大事件無不具有強烈的破壞性,同時更對國民精神構成了極大的沖擊。在中國的民族性格中,注入了太多不該有的壓抑、苦悶、冤屈、憤懣和抗爭情緒。以至于直到今天,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之后,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依然是傷痕累累。

可是,這次四川大地震卻是一個歷史性的例外。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原本是心浮氣躁的社會心態突然變得如此地沉靜;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人們在哀傷、同情、關懷和互助之中,不知不覺地使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洗滌和撫慰。國難當頭,悲傷而不憤怒,痛苦而不壓抑,無奈而不絕望,為什么國民心態竟然在瞬間變得如此成熟?

如果要問此次震災之后,中國人為什么空前地團結,為什么在哀痛之時還是民心平和、民氣順暢,為什么在大難臨頭之際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