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觀禮記

馬英九的就職典禮,是一場嘉年華,從3月22日醞釀至今。對很多臺灣人來說,為這場嘉年華,他們等了8年。這場嘉年華是一個結束,但更只是開始……

責任編輯:林楚方 郭力

馬英九的就職典禮,是一場嘉年華。對很多臺灣人來說,為這場嘉年華,他們等了8年。
政治學的理論說,第二次政黨轉替,標志著威權國家的民主轉型終得成功。但現實往往更加復雜:面對黨團的掣肘,馬英九能否突圍?面對兩岸協商的重開,馬英九又能抓住多少機遇?
嘉年華只是開始……



“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獨的轉個不停,春風不解風情,吹動少年的心……”

5月20日清晨,“臺北小巨蛋”的麥當勞快餐廳擠滿起了大早的人,男士西裝革履,女士著套裝、甚至禮服,這讓當天這個體育館旁的麥當勞看上去頗有些古怪。

幾個小學生坐在靠近角落的位置,低聲清唱著羅大佑的“明天會更好”,他們過一會兒就要登臺演出,還需要抓緊時間練習,稚嫩的童聲,熟悉的旋律與歌詞,在那一刻甚至比手中“馬英九就職慶典”的邀請函,更清楚地提醒著所有人:對于臺灣來說,自3月22日馬英九以220萬票擊敗謝長廷之后,另一個重要的歷史性時刻即將呈現。

此前一個星期,“總統府”的墻面上,就懸掛上了“恭賀馬英九蕭萬長當選”字樣的掛幅。陳水扁還在掛幅后的辦公室接見外賓。“8年前輪替了,8年后再輪替,這是常態。”陳水扁說。而“總統府”前,那年“紅衫軍”用蠟燭拼成的大大的“屁”字留下的蠟油印,在凱達格蘭大道的路面上,隱約可見。

終于,9點整,民眾將會在“小巨蛋”親眼見證一位新的臺灣領導人。許多人等待這一天已經太久,3月22日之前的所有憤懣與傷感,還有曾經八年豪情滿懷的失落,3月22日之后所有的猜忌,對于藍綠是否能夠順力完成權利交接的疑慮,也許過了今天,很快就將會像歌中唱的那樣,“讓昨日臉上的淚痕隨記憶風干了”。

慵懶的警察

8點半以前,熱鬧是屬于媒體記者們的。“小巨蛋”靠近敦化北路一側的出入口,中視、東森、TVBS、中天、民視、三立……臺灣各家電視臺早早便拉開架勢,占據了拍攝采訪的黃金位置。工作人員忙著搭建臨時的直播臺,攝像和主播則盯著不緊不慢入場的嘉賓,找尋著“噱頭”。一旦一家媒體有所“發現”,就會立刻吸引來一堆的攝像機和麥克風,他們一窩蜂似的行動,以及不時傳出的高聲呼喊,成了體育館外最搶眼的風景。

他們關心前來觀禮的演藝明星,遠遠多過政要名流。

早上5點就被部署到“小巨蛋”周邊的警察,三五成群慵懶地站立著,見怪不怪地看著眼前川流不息的各色人等,甚至有點享受這樣的場景——畢竟,參與觀禮的人大多溫文爾雅,根本不像當紅明星們狂熱的“粉絲”,只要不太過分,他們甚至不太愿意出聲制止,樂得當一個擺設,以免破壞了現場輕松的氛圍。

如果不是遠處高樓上若隱若現的“狙擊手”和“瞭望哨”,現場的氣氛沒準還真會以為是哪位歌星的演唱會。至少,送我們到敦化北路的出租車司機在到達交通管制線那一刻,也才恍然大悟今天是馬英九的就職典禮。

時鐘的指針已經指向8點25分,但此刻,能容納1.5萬名觀眾的“小巨蛋”近2/3的座位卻依然空空如也。觀禮的嘉賓似乎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