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窮越胖,這個世界還能公平點嗎?能,越胖還越窮!

新的研究表明,最能泄露你貧富狀況的,是你的體型,是你在體重秤上的數字,光天化日,昭然而示,藏都藏不住。

2011年4月11日,美國新澤西州,44歲的美國婦女唐娜·辛普森體重接近600磅。(視覺中國/圖)

你認為,什么東西最能展示你的階層以及收入?窮玩車,富玩表,乞丐燒電腦?

都不是。新的研究表明,最能泄露你貧富狀況的,是你的體型,是你在體重秤上的數字,光天化日,昭然而示,藏都藏不住。

“胖=富,瘦=窮”,這組公式稱得上是千古流傳。然而,就在短短不到百年,這套公式就被瘋狂發展的經濟徹底割裂了。

今天,知道(nz_zhidao)來談談,體重和貧富到底是個怎樣的關系。

欲知英雄出處?體重為你指路

美國流行過這樣一句廣告語:你的體重就是自己社會階層的宣言。

曾經,肥胖是富裕的標志。而現在,以“溫飽”為第一目標的時代早已過去。當食物變得唾手可得,你再也不能用肥胖的體型驕傲地證明:我家有米。

英國BBC跟拍過一部叫做《人生七年》(56 UP)的紀錄片。片中14個來自不同階層的孩子,隨著成長改變得最顯著的就是他們的體型:精英階層的孩子到了中年,無論男女皆保持著相對健康勻稱的身材,而底層的孩子長大后,幾乎都難逃“肥胖”的魔咒,而這一魔咒也牢牢籠罩著他們的孩子,仿若一組難以破解的基因密碼。

而這組“基因密碼”似乎流傳甚廣:

2017年6月13日,法國衛生當局公布了一項由社會事務部和衛生部屬下研究調查評估及統計局(DREES,研調統計局)對法國幼兒園大班學生做的調查,調查指出:工人的小孩肥胖的比例(5.8%)是白領子弟(1.3%)的四倍。法國國民保健和醫學研究所(L’INSERM)流行病學研究員桑德琳娜•利奧雷(SANDRINE LIORET)指出:“太胖可能是一個社會標記,肥胖常常涉及貧困人口。”

不僅僅在西方國家,“窮人胖,富人瘦”現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