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之思】北川縣政府:廢墟上艱難重建
北川在這次地震中有420余名機關干部死亡或失蹤,占全體干部的20%以上,其中包括22名正科級干部。但是,在這個艱難時刻,這個需要救助的群體因為特殊的身份,仍然要承擔起拯救災民的使命。
責任編輯:責任編輯 李梁 實習生 李鵬
北川在這次地震中有420余名機關干部死亡或失蹤,占全體干部的20%以上,其中包括22名正科級干部。但是,在這個艱難時刻,這個需要救助的群體因為特殊的身份,仍然要承擔起拯救災民的使命。
5月26日晚,在北川縣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的一個帳篷里,北川縣委書記宋明穿著軍服忙碌著。他沒有別的衣服可穿。宋和他幸存的千余名下屬一樣,地震發生之后,除了生命,幾乎一無所有。
但宋明不得不履行他作為一個縣級黨委一把手的使命。在這個艱難時刻,他必須帶領他幸存的下屬向十余萬北川民眾傳達一個信息:他們仍有能力帶領人民渡過難關。
最簡陋的政府
5月22日北川縣委、縣政府設立臨時辦事處。在媒體的報道中,這被視為“再造一個新北川”的開始。
但事情遠沒有看上去的這樣樂觀。事實上,這可能是新中國行政史上最為奇怪的一個縣級政府機構。它簡陋無比,設在與北川相鄰的安縣的地盤上,租用的是一座已布滿裂縫的賓館(據說這已經是當地最好的一座建筑物,至少比原來所選地址——原安縣政府行政辦公樓——的安全性要大)。
賓館一樓的五間門面房接納了當前抗震救災最重要的幾個部門。其中左側一間是縣委和縣政府辦公室。右側第一間是公安局,第二間是死亡失蹤人員登記處(這是為此次地震專門設立的一個部門),接下來是信訪局和民政局。
這些門面房以前曾是蛋糕房、手機店,簡陋到甚至連門鎖也沒有(事實上也用不著鎖,因為辦公室里一無所有)。不過,相對于里面的辦公大廳而言,這樣的辦公條件已經足夠奢侈。
辦公大廳似由一個餐廳改裝而成,里面沿外圍擺了十張桌子,每張桌子上擺放著一個或數個單位的牌子,有四張桌子各擺著一臺老式電腦,這多是由各對口單位捐贈的。
婦聯、計生等近20個在救災中相對次要的單位,則連這樣的待遇也沒有。他們的牌子集中擺放在一起,代表這些單位的存在。事實上,個別單位,比如婦聯,在此次地震中5名干部都已遇難。損失了一把手的部門,通常以非正規形式讓副職代理。如婦聯這樣損失慘重的單位,則從其他部門調任。
作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