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啦,西安搖滾!
我從來都不是西安搖滾的參與者,所以,我的談論,注定會很片面。
責任編輯:朱又可
《別啦,西安搖滾! 》對大眾而言,真實的歷史并不重要;他們需要的,僅僅是地域帶來的歸屬感、自豪感,好像比起外地人來說,生活在這里的人天生自帶優越性。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24日《南方周末》)
我從來都不是西安搖滾的參與者,所以,我的談論,注定會很片面。
大約是2005年前后,接觸搖滾樂才一年多的我,腦子里突然跳出了一個城市的名字:西安!與此同時,一片名為“大西北”的地域,在我意識里也有了文化意義上的雛形。
等等,讓我想想,為什么是西安?許巍、張楚、鄭鈞?不,不只是這些。還有死因池、黏液、腐尸……前面三位就不用說了,后面幾支樂隊,我是在一些搖滾樂雜志附帶的唱片里聽到他們的。還有綠洲音樂網,好幾次上網搜索歌曲時,它都幫了我忙。
所以,我怎能不對西安產生期待?十多年前,互聯網上的資訊遠沒有今天這樣豐富,更沒有誰向我介紹西安整體的搖滾現狀,但在我心里,這座城市是當之無愧的西北搖滾之都。那時我還在故鄉昭通最好的一所中學里念高中,搖滾樂在我心里播下渴望的種子,我想,以后一定要去西安看看。
2011年,這個愿望實現了。在大學畢業之際,我開始了新戀情,男友在西安工作,我從太原坐上火車去了西安。激動的感覺很快就消失了,西安這座城,臟,舊;最關鍵的是,我看不到六七年前雜志里描繪的那種搖滾盛況。
此后每一年,我都會去西安住一段時間。我住的地方在東郊,繼續往外走就是灞橋區,站在浐河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