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互通重塑千年絲路

遠東到歐洲依然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航線,只不過列車飛馳的轟鳴聲,代替了回響千年的聲聲駝鈴。

責任編輯:曹海東 于冬

(本文首發于2017年5月11日《南方周末》)

遠東到歐洲依然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航線,只不過列車飛馳的轟鳴聲,代替了回響千年的聲聲駝鈴。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的手機里至今還留著一張視頻截圖:

“列車過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斯坦后是一片山區,火車在山腰上走,而且是盤山路。一百個車皮,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面一個在后面。你看著這一百個車皮的長龍,在崇山峻嶺里轉,氣勢磅礴,不得了。”

2017年全國兩會,重慶代表團小組討論之時,黃奇帆如是回憶自己目睹紀錄片中歐班列過阿拉山口口岸的一幕。他甚至建議重慶電視臺應該把這個畫面播出來,“太了不起了”。

兩千年前,駝峰之間的瓷器、香料,穿越漫長的絲綢之路,抵達歐洲貴族們的寢宮。千年之后,遠東到歐洲依然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航線,稍有差別的是,飄洋過海的瓷器香料不再是貴族專屬。

2011年3月,列車飛馳的轟鳴聲,代替了回響千年的聲聲駝鈴,重慶發出第一趟中歐班列——鐵路開始成為海運、空運之外連接歐洲的第三條運輸大道。義烏的小商品、珠三角的服裝、福建的建材與家具……“made in china”聯系著大陸另一端的萬家燈火。

“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出之后,中歐班列從重慶逐漸擴散,鄭歐、漢新歐、蓉歐快鐵、長安號……交通運輸部今年4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開行39條“中歐班列”,到達10個國家15個城市。

相比從第一列中歐班列開行到第兩百列,用時三年零三個月,2016年,途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的中歐、中亞班列超過1200列,中歐、中亞國際貨運班列都實現了常態化運作。

按照規劃,互聯互通是貫穿“一帶一路”的血脈,而交通基礎設施聯通則是&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