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算法也有價值觀
是時候正視算法的價值觀了。平臺將自身理念和意圖開誠布公,才是真誠和負責任的表現。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湯欣
是時候正視算法的價值觀了。平臺將自身理念和意圖開誠布公,才是真誠和負責任的表現。
2017年元旦剛過,Google爆出假新聞風波:在搜索框詢問“總統能否第三次競選”,結果竟是一條稱“奧巴馬宣布將再次競選總統”的假新聞。按照Google方面說法,這些文章是經過算法篩選和推薦的,沒有任何人工參與。無獨有偶,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同樣靠算法推薦資訊的Facebook也被詬病大面積傳播假新聞,甚至被認為影響了大選結果。作為中國的算法推薦先鋒,“今日頭條”(一款聚合新聞App)也備受假新聞之苦,并于2016年12月推出一套所謂的算法辟謠機制,但對“誰來識別假新聞”語焉不詳。
長期以來,算法的鼓吹者總是自詡“技術中立”,誓與傳統媒體的編輯價值觀劃清界限。比如,扎克伯格一度堅稱Facebook只是技術公司,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也咬定今日頭條“拒絕價值觀先行”,稱“不干涉可能是最好的分發信息的原則”。如今,假新聞的泛濫似乎令這些平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