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信辦將打擊網絡論壇有償刪帖等“非法網絡公關”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5日公布《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將規范百度貼吧、天涯網絡等為代表的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對部分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通過有償刪帖、推送等牟取不正當利益的“非法網絡公關”進行打擊,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家網信辦將打擊網絡論壇有償刪帖等“非法網絡公關”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5日公布《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將規范百度貼吧、天涯網絡等為代表的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對部分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通過有償刪帖、推送等牟取不正當利益的“非法網絡公關”進行打擊,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以百度貼吧、天涯網絡、凱迪社區等為代表的互聯網論壇社區平臺,一直以來保持較高活躍度,為廣大網民分享信息內容、討論興趣話題提供了便利。但從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接受舉報情況看,部分論壇社區平臺存在淫穢色情、虛假廣告、血腥暴力、侮辱誹謗、泄露個人隱私等違法違規信息,污染網絡生態,擾亂互聯網信息傳播秩序,侵害公眾利益。

對此,規定要求,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信息審核、公共信息實時巡查、應急處置及個人信息保護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得利用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發布、傳播法律法規禁止的信息。

根據規定,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的原則,要求用戶通過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后注冊賬號,并對版塊發起者和管理者嚴格實施真實身份信息備案、定期核驗。同時,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通過發布、轉載、刪除信息或者干預呈現結果等手段,謀取不正當利益。

針對以往“疾病類貼吧被賣”等互聯網論壇社區一些違規商業化運營、虛假廣告給公民人身財產安全造成隱患的問題,規定首次明確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開展經營和服務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同時也要尊重社會公德,遵守商業道德,誠實信用,承擔社會責任。

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歡迎廣大網民繼續對網上相關違法和不良信息進行監督舉報,共同促進網絡空間更加清朗。

國家網信辦:網站要對跟帖評論審核管理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李亞紅、王思北)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5日公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提出,網站要建立跟帖評論審核管理、實時巡查、應急處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信息。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這針對的是用戶公開發布的信息,而不是個人通信信息,不會損害個人隱私;要求處置的是違法信息,也不存在妨礙言論自由問題。

網絡跟帖評論已成為網民互動交流、表達意見、輿論監督的重要方式,但也出現了傳播網絡謠言、散布污言穢語、發布違法違規信息等不良現象。規定旨在貫徹網絡安全法精神,促進互聯網跟帖評論健康有序發展。

“網絡水軍”導致亂象叢生。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禁止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非法牟利,規定明確要求不得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或基于錯誤價值取向有選擇地刪除、推薦跟帖評論,不得利用軟件、雇傭商業機構及人員等方式散布信息。

規定明確要求,網站要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

當前,圍觀直播、看網絡劇等時,彈幕日益成為網民網上交流的重要方式。規定要求加強彈幕管理,提供彈幕服務的網站要在同一平臺和頁面同時提供與之對應的靜態版信息內容。

規定明確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定期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開展信用評估,建立信用檔案和失信黑名單管理制度。

規定共十三條,對用戶真實身份登記、個人信息保護、違法信息處置、用戶行為規范、網站主體責任、屬地管理責任、社會監督和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該規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關新聞】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

來源:中國網信網

(新華社/圖)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8月25日公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出臺《規定》旨在深入貫徹《網絡安全法》精神,提高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促進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健康有序發展。

《規定》共計十三條。第一條至第三條,對目的依據、適用范圍、監管主體作出規定。第四條,對跟帖評論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進行安全評估作出規定。第五條,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主體責任作出規定。第六條,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用戶自律作出規定。第七條,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干預輿論作出規定。第八條和第九條,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加強用戶管理作出規定。第十條,對建立公眾投訴和舉報制度作出規定。第十一條和第十二條,對違反《規定》的行為的法律責任作出規定。第十三條,對公布實施作出規定。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強調,《規定》的出臺對于加強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促進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級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要切實強化屬地管理責任,依法開展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ヂ摼W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要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強化人員隊伍建設,依法提供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全文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規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國務院關于授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跟帖評論服務,應當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跟帖評論服務,是指互聯網站、應用程序、互動傳播平臺以及其他具有新聞輿論屬性和社會動員功能的傳播平臺,以發帖、回復、留言、“彈幕”等方式,為用戶提供發表文字、符號、表情、圖片、音視頻等信息的服務。

第三條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全國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各級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建立健全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監督管理制度,依法規范各類傳播平臺的跟帖評論服務行為。

第四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相關的跟帖評論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的,應當報國家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進行安全評估。

第五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依法履行以下義務:

(一)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

(二)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被收集者同意。

(三)對新聞信息提供跟帖評論服務的,應當建立先審后發制度。

(四)提供“彈幕”方式跟帖評論服務的,應當在同一平臺和頁面同時提供與之對應的靜態版信息內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評論審核管理、實時巡查、應急處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信息,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六)開發跟帖評論信息安全保護和管理技術,創新跟帖評論管理方式,研發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統,提升垃圾信息處置能力;及時發現跟帖評論服務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采取補救措施,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七)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審核編輯隊伍,提高審核編輯人員專業素養。

(八)配合有關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資料和數據支持。

第六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與注冊用戶簽訂服務協議,明確跟帖評論的服務與管理細則,履行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告知義務,有針對性地開展文明上網教育。

跟帖評論服務使用者應當嚴格自律,承諾遵守法律法規、尊重公序良俗,不得發布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的信息內容。

第七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或基于錯誤價值取向,采取有選擇地刪除、推薦跟帖評論等方式干預輿論。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和用戶不得利用軟件、雇傭商業機構及人員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擾跟帖評論正常秩序,誤導公眾輿論。

第八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對發布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的信息內容的,應當及時采取警示、拒絕發布、刪除信息、限制功能、暫停更新直至關閉賬號等措施,并保存相關記錄。

第九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用戶分級管理制度,對用戶的跟帖評論行為開展信用評估,根據信用等級確定服務范圍及功能,對嚴重失信的用戶應列入黑名單,停止對列入黑名單的用戶提供服務,并禁止其通過重新注冊等方式使用跟帖評論服務。

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建立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的信用檔案和失信黑名單管理制度,并定期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進行信用評估。

第十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違法信息公眾投訴舉報制度,設置便捷投訴舉報入口,及時受理和處置公眾投訴舉報。國家和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對舉報受理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一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或者發生安全事件的,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及時約談;跟帖管理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要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消除隱患。

第十二條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違反本規定的,由有關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

第十三條本規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新聞鏈接】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就《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答記者問

8月25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了《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就《規定》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請您介紹一下《規定》出臺的背景?

答:出臺專門規范跟帖評論服務的管理規定,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適應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的需要。今年正式實施的《網絡安全法》,是網絡安全的基本法,對網絡信息安全提出了明確要求。跟帖評論作為網絡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嚴格依照《網絡安全法》的規定,設定相關制度。二是適應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范化的需要。跟帖評論服務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網絡生活,但同時也出現了傳播網絡謠言、散布污言穢語、發布違法違規信息等不良現象,擾亂信息傳播秩序,破壞網絡輿論生態,需要依法加強治理。三是適應促進跟帖評論服務健康發展的需要。跟帖評論服務已經成為各類傳播平臺的“標配”,新形式新功能不斷涌現,日益成為廣大網民互動交流、表達意見、輿論監督的重要方式,需要依法促其健康有序發展。

問:《規定》的主要依據有哪些?

答:《規定》主要的上位法依據包括《網絡安全法》《國務院關于授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起草過程中,依據適用于跟帖評論的上位法相關條款,對用戶真實身份登記、個人信息保護、違法信息處置、用戶行為規范、網站主體責任、屬地管理責任、社會監督和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

問:《規定》的主要框架和內容是什么?

答:《規定》共十三條。第一條至第三條,主要對目的、依據、原則、適用范圍、監管主體作出規定。第四條,主要對跟帖評論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進行安全評估作出規定。第五條,主要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落實主體責任作出規定。第六條,主要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跟帖評論服務使用者自律作出規定。第七條,主要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干預輿論作出規定。第八條和第九條,主要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加強用戶管理、開展信用評估作出規定。第十條,主要對建立公眾投訴和舉報制度作出規定。第十一條和第十二條,主要對違反《規定》的行為的法律責任作出規定。第十三條,對公布實施作出規定。

問:《規定》對保護公民的權益方面作了哪些規定?

答:《規定》把對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作為重點內容之一。一是規定了個人信息保護的要求,《規定》要求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要依法履行用戶信息保護義務,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二是禁止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非法牟利,明確要求不得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或基于錯誤價值取向有選擇地刪除、推薦跟帖評論,不得利用軟件、雇傭商業機構及人員等方式散布信息。三是強化信息安全保護,要求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加強技術保障,及時發現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并采取補救措施。四是建立舉報監督制度,要求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建立健全違法信息公眾投訴舉報制度,及時受理和處置公眾投訴舉報。同時,規定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建立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的信用檔案和失信黑名單管理制度,加強對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的管理監督和失信懲戒。

問:《規定》對網站落實主體責任作出了哪些要求?

答:網上信息管理,網站應負主體責任,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兑幎ā氛J真落實這一要求,對網站主體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主要包括八個方面。一是落實實名制要求?!兑幎ā访鞔_網站要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二是建立用戶信息保護制度?!毒W絡安全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四十二條、四十三條、四十四條、四十五條對用戶信息保護制度作了規定,國家標準化部門正抓緊組織制定《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因此本《規定》僅對此作了原則性表述。三是建立先審后發制度?!毒W絡安全法》規定網絡運營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布信息的管理。建立先審后發制度,目的在于推動網站負起管理責任,當好跟帖評論的“把關人”,維護跟帖評論良好生態。四是加強彈幕管理。彈幕日益成為網民尤其是年輕網民網上交流的重要方式,為維護彈幕正常秩序,防止在彈幕環節傳播違法違規信息,《規定》要求提供彈幕服務的網站要在同一平臺和頁面同時提供與之對應的靜態版信息內容。五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兑幎ā访鞔_網站要建立跟帖評論審核管理、實時巡查、應急處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信息。需要說明的是,該條規定針對的是用戶公開發布的信息,而不是個人通信信息,不會損害個人隱私;要求處置的是違法信息,也不存在妨礙言論自由問題。六是技術保障措施?!兑幎ā访鞔_網站要研發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統,提升垃圾信息處理能力。七是加強隊伍建設?!兑幎ā芬缶W站審核編輯人員的數量和能力要與服務規模相適應,以解決審核人力不足和質量不高的問題。八是配合有關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資料和數據支持。

總之,落實網站在跟帖評論管理方面的主體責任,關鍵是嚴格執行《網絡安全法》第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絡安全,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

問:《規定》對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作出了哪些要求?

答:除強化網站主體責任外,《規定》還對屬地管理責任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加強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兑幎ā访鞔_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建立健全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監督管理制度,依法規范各類傳播平臺的跟帖評論服務行為。二是進行安全評估?!兑幎ā访鞔_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屬地傳播平臺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相關的跟帖評論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進行安全評估。三是開展信用評估?!兑幎ā访鞔_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定期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開展信用評估,建立信用檔案和失信黑名單管理制度。四是安全管理責任追究?!兑幎ā访鞔_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或者發生安全事件的,應當及時約談、要求整改。

問:對于違反《規定》的行為,規定了哪些處理措施?

答:《網絡安全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對違反《規定》的法律責任進行了具體表述?!兑幎ā繁趾啽阍瓌t,在條文中明確了“由有關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的原則,對具體處理措施不再贅述。

(來源:新華社)

網絡編輯:柯珂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