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傳遞】淮南:隨淮河迷失的城市
他們的樓房整潔高大,煙囪里卻總冒著各種顏色的煙,道路因重型卡車的持續蹂躪,顯得坑坑洼洼,只要打開汽車的玻璃,就能聞到空氣中嗆人的氣息,粉塵在空中肆意飄舞。
責任編輯:老黃
淮南田家庵汽渡碼頭邊上,幾個孩子在快樂地玩耍,他們爭搶一輛自行車,在碼頭邊上的防洪大堤上騎行。他們的家在船上,顯得破舊不堪,大人們坐在甲板上完成他們的家務和生活:洗菜、做飯、聊天……
我走近一個端坐在路邊的小學生,問他為什么住在這個地方,他回答:“因為不用交水費,住在樓房里需要交水費。”他的身后已經可以看到正在拆遷的淮河小島,但多艘供人居住的船仍然堅定地停泊,環繞著他們的是淮河水,以及它的污濁和臟物。
淮河就是生活,對淮南是如此,他們稱淮河是母親河,也一路與淮河隨波逐流。
淮南從三國起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淮河提供的交通運輸便利,淮南的興起倒也在意料之中。到了唐朝,淮南節度使的官職已經是眾人爭搶的肥差,說明了這里經濟的繁榮。但治水的失敗導致淮河不斷泛濫,淮南在宋之后也基本上無所建樹。
這個城市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主要是因為經常發生的洪水和全國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