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導演李玉:“我是個熱血沸騰的人”
男歡女愛是互相的事情,如果是懷孕,就不能把過錯推到對方頭上。為什么自己不事先保護好呢?
徐靜蕾與李玉是兩個使中國導演界變得“美麗”的女人。徐靜蕾嫻靜,李玉動感;徐靜蕾以會書法而被稱為才女,李玉會寫小說卻幾無人知。
李玉憑影片《蘋果》引得萬千爭議,一時成為當紅大導,而同樣幾無人知的是,她的美容秘訣是每天睡覺都要敷著面膜過夜。
李玉代表作品:
1996年 記錄片《姐姐》 獲中國記錄片協會大獎
1997年 記錄片《守望》獲CCTV東方時空金獎
1998年 記錄片《光榮與夢想》 獲中國記錄片大賽金獎
2001年 電影《今年夏天》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艾爾維拉·娜塔瑞獎”
2002年 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影片”特別獎
2002年 電影劇本《壩上街Dam Street》獲釜山電影節PPP最佳原創劇本獎暨“PPP哥德堡基金獎”
2005年 電影《紅顏》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2007年 電影《蘋果》入圍第57屆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
李玉式溝通
“這些衣服,全不是我平時穿的調調。”李玉提著一大沓衣服闖入工作室的樣子,可用“風風火火”來形容。脫下外套,她指著外套里面的白色T恤上夸張的骷髏頭像,“看吧,這個圖案好,拍這件不錯。”直率的開場白,顯然一開始就拉近了與大家的距離,同時也正好展現了OLAY玉蘭油所說的“中國式美麗”:敢,熱情洋溢;真,不拘小節!
“這個姿勢對不對?”“這個衣服配這個好嗎?”從導演到模特角色的互換,在李玉是諳熟于心,并且最大程度地配合。
“明天的酒會,我就穿這個去,嚇死他們。”李玉換了一件紅色的有點蓬裝上衣,坐在工作室的桌子上蹺腳,并不忘回頭對助手調侃。
李玉的工作室簡潔,紅白兩色。除了臺上一溜兒的電影獎狀獎杯和墻上的海報,惟一的裝飾算是幾瓶酒了。左邊是幾瓶洋酒,右邊是一壇老酒。“這個工作室是她設計的。”“酒?嗯,她愛喝。”助手說。
少女時代,我很頑劣
“特立獨行,我行我素——這是從小被用來形容頑劣的我的詞語,一直到現在看起來還是挺適用的。”李玉覺得拍攝時穿高跟鞋不舒服了。她索性脫了鞋子,雙腿蜷曲在沙發上。
“我小時候可沒有什么喜歡電影的萌芽,混沌未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