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收藏照片,亦是收藏人生——專訪攝影收藏家趙羨藻
當其它類別的天價國際頂級藝術品讓大多數本土收藏者望而卻步時,起步不久的影像藝術收藏因其相對較低的價格,為收藏者提供了一個可能。不難發現,影像是中國最有條件去直接面對國際市場的藝術品收藏品種。
當其它類別的天價國際頂級藝術品讓大多數本土收藏者望而卻步時,起步不久的影像藝術收藏因其相對較低的價格,為收藏者提供了一個可能。不難發現,影像是中國最有條件去直接面對國際市場的藝術品收藏品種。
在去年北京華辰春拍中,國際知名攝影師的作品第一次大規模進入了中國的影像藝術收藏市場。其中上拍的21幅作品中,成交率達52.4%,成交額達54.23萬元。圖錄封面的那張《溫斯頓·丘吉爾》最為光彩奪目,以22萬人民幣成交,是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而這張經典攝影作品在送拍前的擁有者其實是一位美籍老華僑——趙羨藻先生。
這個名字對于大家來說,也許相對陌生。我最早讀到“趙羨藻”也是在今年石志民寫的《再談攝影收藏》一文的開頭小引:
美國華裔攝影家趙羨藻先生1970年前后開始收藏攝影作品。“我最初因愛好而買了幾幅著名攝影師的作品。” 趙先生說,“當時攝影作品很便宜,很多攝影大師的經典名作只要兩三百美金。”而后這些照片卻出人意料地不斷升值。照片不但給趙先生帶來了樂趣,同時也帶來了利益,趙先生從此踏上了收藏的“不歸路”。多年以后,趙先生的兒子和女兒上美國名牌私立大學需要一筆可觀的學費和生活費,趙先生的攝影收藏品就幫了大忙。近兩年,趙先生收藏品的價格不斷攀升。
當時就有好奇,希望能與趙羨藻有一個見面機會。后得知他平時都住在波士頓,已經是僑居海外半個多世紀的老華僑。最近偶然有機會探聽到他和夫人要回北京參加中學同學會,才得以一見。
趙羨藻1936年出生在廣東。 上中學時開始愛好攝影,曾拿過廣東攝影協會舉辦的攝影比賽一等獎。獲獎后,他開始跟隨老師用120 瑪米亞(Mamiya) 6來拍攝廣東田園風光。1952年去了美國后,趙羨藻先是當了兩年海軍。其間依然保持著攝影的愛好。1955年至1957年,他連續3年獲得“波士頓全球攝影大賽”的第一名。并在1959年獲得“全美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