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混改大棋局
混改完成后,國有資本至少在聯通A股公司占股53%。騰訊和百度兩大巨頭以財團成員的方式參與聯通混改,背后也有著國資的身影。
責任編輯:馮禹丁
2016年11月3日,山東青島,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與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等在聯通合作伙伴高峰論壇上。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31日《南方周末》)
混改完成后,國有資本至少在聯通A股公司占股53%。騰訊和百度兩大巨頭以財團成員的方式參與聯通混改,背后也有著國資的身影。
相對于直接注資輸血,戰略投資者如何給中國聯通帶來實質性的變化,是更為重要的話題。
靴子落地。停牌4個月21天后,從2017年8月16日下午開始,中國聯通連發31份公告,拉開了混改大幕。
2016年9月28日,中國聯通被列入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名單,之后開始了漫長的混改之路。作為第一個大型國有企業整體混改的案例,聯通混改的復雜程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在2017年5月9日召開的2016年度股東大會上,聯通董事長王曉初直言混改難度大,不同部委有不同規定,需要與10個部委進行溝通。
甚至,在第一份混改公告發出之后,還與證監會形成了一段短暫的博弈——聯通的混改方案與證監會2017年2月份發布的“定增新規”不符,但最后被證監會特案處理,予以放行。
此前,一直盛傳BAT三家互聯網巨頭入局混改的說法被坐實,但出資最多的則是央企中國人壽?;ヂ摼W公司多以組建股權投資公司方式來參與混改,這些股權投資公司復雜的股權關系中,暗藏著國資的身影。
混改之后,中國聯通將募集779.14億元,解了燃眉之急。聯通集團持有聯通A股公司的股份比例則從62.74%降到36.37%。聯通董事長王曉初表示,考慮將董事會的四個席位留給民營資本。
“怎樣才算是混改成功呢?是改變三大運營商目前的市場格局嗎?”在知名通信專家、聯通全資子公司小沃科技有限公司外部董事項立剛看來,戰略投資者能夠給中國聯通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則是另一段復雜博弈的開始。
國資仍居控股地位
混改完成后,國有資本在聯通A股公司的股權占比并沒有大幅下降。
“混改之后,我還算是國企員工嗎?”在廣東聯通工作的陳鋒有點迷惑。在過去的十來年里,雖然福利待遇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具有競爭力,但陳鋒一直都有著國企員工的優越感。
此次聯通混改,民間資本進場稀釋了不少國有資本的股份。作為第一家整體參與混改的大型國有企業,混改后中國聯通到底姓公還是姓私?
由于在A股和H股均有上市公司,“中國聯通”這四個字,其實包含著多個不同含義。
在A股,聯通上市公司全稱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通A股公司”),在H股上市的公司全稱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通港股公司”),他們的控股股東均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通集團”)。
聯通集團是國資絕對控股的國有企業,聯通A股公司和聯通港股公司,則是國資控股的上市公司。
根據8月21日聯通A股公司發布的《股權架構的專項公告》,在混改之前,聯通集團持有聯通A股公司62.74%的股份,同時間接持有聯通港股公司74.36%的股份,其中還包括聯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