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觀
馬云做教育的價值,主要不在于對教育細節的闡述,更多在于他依然懷抱一分教育理想,帶著大量資本和豐富的管理經驗,以行動介入面臨重重挑戰的主流教育,為這個社會的底盤改善,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楊茜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新城子藏族鄉鵝嫚學校校長楊文禮為正在做教育分享的馬云獻上金色哈達。
(本文首發于2017年7月20日《南方周末》)
編者按
湖畔大學、云谷學校、新鄉村校長論壇……這幾年,馬云在教育領域的一系列努力讓人關注。本文是作者在2017年7月13日《新鄉村校長領導力課堂》上的演講,近一個半小時的發言與問答,集中呈現了馬云對教育本身及教育對中國社會的意義的理解。編者在現場完整聽完演講后的一個感受是:馬云做教育的價值,主要不在于對教育細節的闡述,更多在于他依然懷抱一分教育理想,帶著大量資本和豐富的管理經驗,以行動介入面臨重重挑戰的主流教育,為這個社會的底盤改善,帶來了新的可能性。本文由南方周末記者整理后,經主辦方修訂,供感興趣的讀者參考。
鄉村校長跟正規的大學校長、城市學校的校長有很大差別,在鄉村,是當爹又當媽,當老師又當校長。在我想象中,城市的校長好當一點,老師、學生、家長的素質及資源配置,相對來說好一點。所以我心里還是覺得鄉村校長挺了不起的。管任何一所鄉村學校,都是一個創業的經歷,吃喝拉撒住,什么都得考慮。隔行如隔山,我也不敢胡說八道,因為這是一門巨大的學問,但我還是想講一講。
社會觀:鄉村教育不能成為中國的短板
我為什么要做鄉村校長培訓?因為一直關注著整個中國農村教育。9000萬孩子在農村地區,就像木桶理論所說,不管城市發展多好,北京、上海多好,最后這個國家的先進程度,是由最薄弱的地方決定的,農村的教育弱,農村不好,中國再好都會被拖后腿。
農村9000多萬的學生,我們不可能一對一去幫教。建希望小學,幫幾個學校,是有限的,決定9000多萬學童的是370萬鄉村教師。前幾年還有410幾萬,這幾年流失了40多萬。去調查,60%以上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校長問題。全世界都這樣。開公司也一樣,很多員工離開,就是因為討厭這個老板。
校長們決定這些老師愿不愿意留下來。有些好校長能把老師激勵得很好,學校治理得很好,老師把精力花在孩子們身上,學校就形成正循環。這非常關鍵。校長最重要的職責,是幫助老師看到希望和前途。老師有夢想、有憧憬,覺得干這個活有意義,學生也會覺得有理想,有憧憬,有意義。
校長每天的思想不在這些上的時候,問題就大了。但不能怪校長,中國沒有一個學校是專門培養校長的。我去的絕大部分國家都沒有校長培訓班。很多校長財務、HR人事管理都沒學過,是從普通老師開始干起的。多年后,領導覺得這個人還會講兩句話,口才也不錯,又能響應政府的號召,就當校長吧。但沒有人告訴他怎么當。
這些問題,所有公司都有。以前阿里巴巴做了很多經理培訓。從來沒當過經理的人當上經理后,都是問題,很多基本道理都不懂。一上來首先“鎮壓”,你不服我,先把你搞一搞。我們本來都是一個團隊的,突然你當了老板,我們要聽你的,那不行,憑什么你當。另一個人想,現在我當了,不給我面子,要把他開除,給他穿小鞋。這是人治心態,沒經過訓練學習,不知道該怎么辦。只要有組織的地方都會有麻煩,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只要是人,都有混蛋的時候,都有混蛋的脾氣和性格。
校長這個活很難干,因為主要跟人打交道。工廠相對來講簡單一點,尤其現在是工業時代,以機器、社會、資金為主,換你換他沒關系。但文人相輕,老師、學生難管,校長這個活真不好干。中國和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