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傳遞】武漢:生活擠壓出的小市民
對于這個城市掙扎的底層人民來說,他們從來沒有過過體面的生活,卻被要求遵守體面的規則;他 們從社會獲得的回報很少,卻被要求對社會盡他們的義務。
責任編輯:老黃
武漢并不是一座能讓人迅速適應的城市。這里有著全中國最瘋狂的公共汽車。第一次到武漢,乘坐公共汽車從武昌火車站到東湖。車票是少見的1.2元,且自動投幣,讓人在尋找零錢中戰戰兢兢地上了車。
我永遠無法忘記那一幕:司機一邊開車,一邊吃著熱干面,還能把速度飆到全車乘客緊緊抓住扶手。到了東湖,車子沒有停下來,而是慢慢地滑行,后門一開,未等我下車,司機就再次啟動車子,在我的呼喊下,一陣罵聲后,讓我下了車。
在武漢的朋友后來專門向我解釋,這里的公共汽車大概分成兩種,一種是1.2元的非空調車,一種是兩元的空調車,武漢人一般看車型決定付款方式,上1.2元的,由于刷卡是同樣的價格,就使用現金,鑒于找零麻煩,投一元錢也沒有人管;上2元的空調車,則刷卡優惠,可以省兩毛。
這種精于算計,確實少見。因此,武漢人被全國人民無情地斥為“小市民”。許多人到過一次武漢后,就自信地下了斷語:“武漢是全國最大的縣城,和天津可以并列”。
趙克來自福建,已經在這個縣城連讀書帶生活,呆了8年,住在武昌的水果湖,在一家IT公司寫程序,每個月2000多的工資,像武漢人一樣過早(吃早飯),坐武漢的麻木(武漢早在2003年禁止麻木,現在只是作為地下狀態存在),武漢的雜亂無章對他來說,是可以觸摸的。他說,“沒辦法,武漢就是這么小市民。”似乎一說到武漢,一定要露出鄙夷的神情,連很多熱情的本地人,都會因為這種被強加的長期意識,不自覺地對這個標簽表達一番,但事實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