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志愿軍俘虜到中餐館大佬 ——一個美國黑人的傳奇人生

亞當斯的經歷和夢想也讓我們看到了國家認同與公民效忠、愛國主義與叛國行徑這些政治道理并不抽象,并不高高在上

責任編輯:劉小磊

亞當斯一家在北京,1964年。(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31日《南方周末》)

美國黑人亞當斯,在朝鮮戰場被志愿軍俘虜,戰爭結束后,選擇到中國生活,在中國娶妻生子,上了大學,被分配到外文出版社做翻譯。1966年初,亞當斯回到了美國,雖然備受懷疑和歧視,但他依法維權,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1970年代,美國田納西州的孟菲斯,一個當時華人很少的南部腹地城市,突然冒出多家中餐館,不過老板并不是華人,而是一位黑人,名叫克萊倫斯·亞當斯(Clarence Adams,1930—1999)。

今天美國遍地是中餐館,也有少數不屬于華人,但要找出一個黑人做老板的很不容易,何況半個世紀以前。但更令人稱奇的是,開餐館前,亞當斯在北京生活過十幾年,他是北京外文出版社的編譯,住紅墻大院,領固定工資。但在1966年春夏之交,他突然下決心回美國,兩周內就成行。在那之前幾年,他先后在人民大學和武漢大學讀書。而再往前追溯十多年,他是朝鮮戰爭中的美方士兵,被俘后公開號召黑人士兵反戰。1953年停戰遣返戰俘時,他拒絕回美國,也不去第三國,而選擇去中國生活。

1965年8月,就在回美國前一年不到,亞當斯在北京接受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電臺的專題采訪,呼吁被派到越南戰場的美國黑人士兵放下武器回國。采訪錄音很快由河內電臺對美軍士兵廣播了。于是在朝鮮戰爭十多年后,亞當斯這個名字又一次引起了美國軍方甚至社會的注意。

從朝鮮戰俘營到北京,十多年來,這個前美國黑人士兵的所有經歷,都讓人擔心他回美國生活和工作的決定是不是理智,回美國后他和家人是否安全。但他卻走了,而且還帶著他的中國太太和一兒一女。

亞當斯不是心血來潮的人。他敢作敢為的個性也是一種姿態:作為一個身份意識非常強烈的美國黑人,生活培養了他在各種境遇下的政治敏感性,一旦被賦予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他能不受各種口號和偏見的迷惑,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決定。這種果斷和執著,使他大起大落的人生,連接起朝鮮戰爭、美國民權運動和中國1960年代國內的政治風云這些初看毫無直接關聯的重大歷史事件,而他回美國后成功地以經營中餐謀生,又給他不無傳奇色彩的人生畫上了一個看似平庸實則圓滿的結局。

《美國夢:一個在共產主義中國度過12年的黑人士兵和戰俘的生活》(An American Dream—The Life of an African American Soldier and POW Who Spent Twelve Years in Commun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 Press 2007)為我們講述了亞當斯的人生是如何被交織進大時代之經緯的故事。讀畢此書,再結合相關的探討冷戰時期美國黑人士兵在東亞的著作和新聞報道,似乎還有更多值得深思的問題。

“畏罪潛逃”,從軍入伍

1930年,亞當斯生于田納西州的孟菲斯,那個地方和那個時代,在美國歷史上是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甚至迫害的同義詞。在亞當斯的回憶中,黑人孩子幾乎沒有在公園玩耍的機會,因為十個公園中能有一個允許黑人進入就不錯了,但游泳池就別想了。黑人孩子只能在街上瞎玩,在河里戲水。黑人可以去孟菲斯的主要大街購物,但不能在飯店坐下用餐,不能用那里的公共廁所,尿急了只能到大街后面僻靜處偷偷解決。亞當斯記得,有一次他正在這么做,看到一個警察過來,他拉上褲子就跑,小便都灌在鞋子里。

很多黑人靠擦皮鞋掙錢,警察不讓他們在大街的人行道上擺攤,抓到了就砸爛他們放工具和給客人擱腳的木頭盒子。少年亞當斯也干過這活,他津津有味地描述如何把客人的皮鞋擦得雪亮多賺幾個美分的訣竅,同時也不忘隨時四下張望,看有沒有警察的影子??鋸堃稽c說,在孟菲斯和差不多整個南方,警察看到黑人的第一反應不是查就是追,黑人看到警察的本能反應不是躲就是逃。“能跑得飛快,是黑孩子在孟菲斯能生存下去的關鍵技能。”

那么,是不是黑人都純潔無瑕,僅僅是無辜的受害者呢?亞當斯并不這么看。既然那個社會環境從歷史、制度到文化都賜予黑人那樣的地位,那么很多黑人也就習慣于把很多規矩看成是白人的秩序,表面恭敬,實則陽奉陰違,從不放過捉弄白人的機會,這種態度成了他們群體沿襲下來的一種文化。種族歧視、黑人犯罪和警察暴力就這樣成了南方社會最常見的三位一體互相交纏的現實。亞當斯偷過點心鋪子里的蛋糕,然后在店主人的追趕下飛奔逃走??杀氖钱斔貌蝗菀滋拥桨踩胤胶?,驚恐和氣喘使得他再也沒有了胃口,那塊蛋糕也變得爛糟糟的,被他扔到了河里。

最可怕的還不是受迫害和被歧視,而是很多黑人對生活和命運的毫無希望和期待,被道德犬儒主義支配,墮入自輕自賤和自暴自棄,習慣甚至沉溺于無聊和有害的群體行為,打架斗毆,互相傷害。亞當斯之所以從軍,就是因為用刀捅了一個黑人霸凌小子,當警察上門時,他從后門逃走,漫無目的地沿著鐵路奔跑,一直跑到鄰近的軍隊征募站。幾個小時后,當他被送上火車前往鄰近的密西西比州的軍隊營地時,他為警察再也找不到自己松了口氣。那天是1947年9月11日,亞當斯還是個高中生。

亞當斯從軍的時候,正趕上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在軍隊中廢除種族隔離并擴大黑人名額。這個政策背后的推動力,一是二戰中大量黑人從軍凸顯了黑人的重要性,二是美國軍方經歷了二戰結束后的大量軍人復員,冷戰開始后需要維持一定的兵員。而對于黑人來說,從軍可以解決就業和其他一系列生活問題,復員后可以免費上大學,還可以有海外經歷,見識世界,在種族隔離和歧視制度下,算是很有出路的選擇。從杜魯門廢除軍中種族隔離到朝鮮戰爭爆發,黑人在美國軍隊新招募的兵員中的比例最高時達到四分之一,大大超過黑人適齡入伍的人口比例。

所以,亞當斯偶然的“畏罪潛逃”,倒是將他一把推入了正道。

在戰俘營決定去中國

亞當斯入伍后,先被派到南北分治的朝鮮半島南部,然后調到駐扎在日本的第二十五步兵師的第二十四團,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黑人團隊。戰爭爆發后,1950年8月,這個團被派往朝鮮。11月29日,他所在的黑人炮兵車隊奉命增援前線,遇上志愿軍的伏擊。以白人為主的步兵本來應該掩護炮兵單位,但他們卻自行撤退,炮兵們被志愿軍包圍。亞當斯說用機關槍抵抗了一陣,看到無望后便放下了武器。他意外地受到了志愿軍的擁抱,然后被交給朝鮮的人民自衛隊押送到后方的戰俘營。

根據亞當斯的陳述,他們步行十天才到達鴨綠江邊的戰俘營。戰俘營中物資極度匱乏,他本人的右腳腳趾凍傷并潰爛,為了不讓潰爛蔓延,他從軍靴里拆出加固用的鋼片,磨得鋒利后將兩節潰爛的腳趾從關節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lee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