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家慈善組織登記認定,多還是少 慈善法一周年觀察
如果一家公益組織沒有申請認定為慈善組織,進而沒有獲得公開募捐資格,會不會影響其日后工作?這是目前不少草根NGO的困惑與擔憂。
責任編輯:呂宗恕
扶貧是愛德基金會主要業務范圍之一。兩個月前,該基金會獲準認定成為慈善組織。
(本文首發于2017年8月31日《南方周末》)
如果一家公益組織沒有申請認定為慈善組織,進而沒有獲得公開募捐資格,會不會影響其日后工作?這是目前不少草根NGO的困惑與擔憂。
2017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以下簡稱“慈善法”)實施滿一周年。這部被公眾、學者、公益從業者寄予希望的法律也將要面臨新的檢驗。作為這部法律要規制和推動的重要部分——慈善組織登記與認定,目前全國進展如何?我們依據兩項數據,邀請相關研究者對其解讀。
一項是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慈善法律中心(以下簡稱北師大慈善法律中心)通過監測各級民政部門慈善組織登記認定信息的公開數據,并搜集匯總網絡信息得到的較為完善的慈善組織認定信息。該中心曾深度參與慈善法起草工作,并于2017年4月發布《慈善法元年實施報告》,對2016年該法實施四個月的進展進行了研究。最新數據分析截至2017年6月30日,為不完全統計。
另外一項是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主辦,委托東軟股份進行技術開發,基金會中心網負責運營管理的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又稱“慈善中國”)發布的最新數據。由于該平臺在2017年9月1日前仍處于試運行階段,這一數據截至2017年8月30日17時,也是不完全統計。
登記認定速度過慢?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慈善組織登記認定并無明確時限,僅對于行政審批時間有所規定。
依據慈善法第十條,新設立的慈善組織向民政部門申請后,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作出決定,而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認定為慈善組織后,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決定。有特殊情況時,最長延至六十日內。
對于登記、認定速度是否過慢的問題,則要考慮“到底有多少家想申請?”
慈善中國平臺上共1884條慈善組織數據,以基金會為關鍵詞搜索獲得1658條數據。而在北師大慈善法律中心截至2017年6月底的數據中,全國1245家慈善組織中,有1141家基金會,占總數的91.7%;有29家社會服務機構以及75家社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